当然,这也跟叔孙通喜欢邀功请媚有一定关系,叔孙通学术造诣很高不假,可是他喜欢迎合君王喜爱,颇有前倨后恭之态,儒家内部不认可他心中轻视他的人大有人在。
这也是叔孙通身为待诏博士,其余几个儒生竟然敢当众反驳他的主要原因。
“造纸术印刷术,于国是大功绩,可是于私难道不是价值连城?赵泗不贪吝财物,慨然献出,难道不是君子之行?
眼下赵泗官加侍郎,随侍王前,恩宠比之蒙毅赵高更甚,迄今为止,君恩浓厚,鲜有人得,而赵泗为公不曾因此祸乱朝纲,甚至屡次利国利民,于私不因为君恩而倨傲,贪吝者见财失义,好权者得恩重而挟人,赵泗之为,难道称不上君子么?”
众人闻之肃然!
是啊,赵泗身上圣眷浓厚。
说句不好听的,如此浓厚的圣眷,那真是一言一行都可能祸害朝纲影响天下的。
背负着这么浓厚的圣眷和恩宠,还能做到老老实实本本分分,接人待物也不倨傲,已经可以称之为君子。
坚守本心,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故而一众儒生认可了叔孙通的说法,虽然鄙夷叔孙通的为人,可是一码事归一码事,赵泗目前的所作所为,按照儒家的理解,是称得上真君子有圣贤风的。
“赵泗,真君子也!”
……
这或许是赵泗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儒家虽然在大秦官方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是其学说盛行,儒生依旧很多。
莫名其妙的,赵泗就有了君子之名。
甚至于随行百官也开始接受这个说法,还有人见到赵泗就当面称呼赵泗为赵君子,弄的赵泗很不好意思,心里十分羞耻。
“呦,赵君子……”
驾撵饮马歇息之时,百官都有短暂的自由活动时间,以往这个时候赵泗都是四处转转,观察一下始皇帝的车队。
现在不行,得躲起来,不然就有一堆人私信轰炸,让赵泗倍受其困扰。
赵泗都躲在河边的树杈上纳凉了,没想到还是被逮到了。
低头一看,原来是李斯。
“李相就别打趣我了……”赵泗苦笑一下从树上跳下来。
“我是打趣你,旁人可未必是咯。”李斯说着从树旁边的草丛之中扒拉出来几根草茎放进嘴里。
“甜的。”
注意到赵泗奇怪的眼神,李斯递给赵泗一根。
“我说李相怎么跑到这地方,原来是来吃草来了。”说罢随手丢进嘴里,确实甜丝丝的,就是有点干巴。
“我小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