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存天理,灭人欲,因为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庸,是发而中节,是你的情绪和感情迸发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射中正确的事情和目标,是驾驭,而不是毁灭你的人欲。
更不是什么不偏不倚,当不偏不倚的时候,那本就是最大的偏颇。
因为既要说不偏不倚,那自然必须有人来确定什么是偏倚的。
那将会让儒门弟子沦落为世俗权威的犬儒走狗,而非遵循于天地规则和自我秉性的君子。
何为中庸。
行事不为情绪所左右,不轻举妄动;一动则如雷霆,皆中节。
为之中庸!
让秉性自由,去驾驭自己的喜怒哀乐,又以仁义礼来约束君子的秉性,不至于让这自由的灵魂和天性走上错误的道路,这就是古代儒门最基本的,也是最朴素的道路,是夫子的道路。
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仁而爱人,义为适宜之事,什么是儒家登堂入室的境界呢?
在我活着的这一生里。
仁的道路我已经全部践行,我所做的事情皆是适宜的,无愧于仁的。
是为仁至义尽的真正含义。
仁已至矣,义已尽矣,夫子,我无愧矣。
夫子啊,您确实是教导了我,渊每一世,皆已经做到自己的仁至义尽,可以自称为不负儒门了啊,卫渊对于自我认知逐渐清晰,看着那少女眼底神色恍惚,似乎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去,回忆了过去和少女的相处。
噙着温暖的笑意,轻声道: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是阔别五百年的相遇。
是阔别五百年的重逢。
是岁月流逝,你我安好的欣喜。
那边的老板娘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心中浮现出一种感动,仿佛也能够感受到那种久别重逢,许久不见,你可还好的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