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演法传功的长老正与凌家慧心族人一起推演天书。
得知来意,他们暂停下手头文稿,联手帮杨岱修改功法。
一边推演,一边问单长老。
“杨岱现在尝试‘山火合流’?他的层次,是不是早了点?”
“他在故土另有机缘。”
单长老一边解释,一边和杨岱联络,让他将身体数据传回,方便构建“偶人”测试。
功法,腾挪运气为功,御力施咒为法。一个类比核心动力,一个则是输出手段。
天书自然也不例外。只是动力源远胜过仙书地典凝练的“仙基”。元气转化的效率,法力瞬间的输出量,都比地级仙书强出一头。
因此,地级仙书,很难支撑天书附带的道法。而天书核心源却可以随意催动低等道咒,且威能会得到增幅。
赤渊派在神州时代,依托《混元金章》衍生出一部道书,以千山万岳之法为主体,称作《万岳大赤书》。
后来在南洲,他们参悟《易天八极书》的先天离卦,添加在《大赤书》内。
此时的《大赤书》未能完美兼容二者,而是让这部功法具备两个“核心”。
凡赤渊真传在外行走,俱是双核兼用。
在自家主场,赤渊万山范围内,利用山岳之法。
在外行走,无法依仗山法时,便启用另一个核心。确保自身法力仍处于天书级别。
但双核道法并非原版,兼容性极差。所以杨岱无法完美发挥天级道法的威能。每次动用“离天焚界法”,以焚天火界对敌后,对他自身都是一种损伤。
而现在,杨岱连败诸多金丹修士,顿悟一丝灵机。
眼下有一个机会,他可以将两个体系真正融合,修订一本兼容两家的天书——《赤岳籍》。
而且,杨岱带回来的法相之法,也给众长老启发。
“赤岳,山火,我明白了!火焰山!我们可以结合火法,让弟子们在金丹境界炼成一座火焰山法相,从而将山火两篇道法糅合在一起。”
这也是杨岱目前领悟的道路。
可另一位长老却不赞同:“独偏火法?这怎么行?我们之所以用火法为依仗,是因为我们只得到天书离卦。若多得几个卦象,大可将五行山弄出来,五行山,可比火焰山高明多了。”
杨岱前番将伏衡华的天级道法传回来,虽然不知其根底,只有道法施展的外相。但这些演法宗师已解析出一门地级道法“五行神山”。
山,恰好是赤渊道派的专项。
“可从神州时代开始,我们便精通山火两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