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一件好看的军大衣出来。老丈人是天子,不能穿得像乡下老农民,所以衣服要镶嵌珍稀的兽皮毛边,扣子要用黄金的,军大衣的面料也得用最好的。还要易于拆洗,像袖口、领口这些容易脏的地方,都是用扣子固定可拆洗的。
棉被、枕芯,他也交给工巧去做。
新采摘的棉花,得阳光曝晒消毒消菌。
他把做衣服被子的事交给工巧,之后,便跟着羽青鸾,带着孙大才、井康、裴七以及匠作司的霍渠、霍万舍去查看鸾城的地形地势,商量怎么做城市建设规划。
城市建设规划,造好了,能够惠及后世子孙,造不好,那就……指不定哪天就天灾人祸了。最简单的例子,城市离不开水,离河远了,吃水是问题,但如果挑的地方不对,遇到连夜暴雨河水倒灌进城直接成水灾。
他对经济民生发展有要求,羽青鸾对城防和治安上有要求,孙大才对驻军和训练兵马上有要求,匠作司得测哪里能搞建设,哪些地方地基不牢或者是达不到建造的要求,各方面的要求和考量都得考虑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去。
他们到处跑,勘测、实地考察,又再汇聚各家意见,评估可行性。
大半个月过去,他们还在奔波勘测地形,工巧已经把被子和奢华版军大衣都做好了。
他们给天子做了三件军大衣,冬天的厚被、春秋的中被、夏天的薄被、垫的褥子、盖膝盖的小棉毯,每样都做了两条,送了瑞临长公主一件军大衣,一条盖的厚被子和垫马车的厚褥子,再添了张盖腿的小棉毯。
裴三郎装了一小筐玉米棒子,附上玉米汁、做爆米花的方子,加上一些干海鲜产品托瑞临长公主捎进京。
他们送走瑞临长公主,便继续投入到城市建设中。
******************
瑞临长公主八月底从鸾城出发,待抵达京城的时候,已经是腊月初,公侯们都已经进京上贡了。
她进京当天,回府略作梳洗整理了仪容,带着信和特产进宫见天子。
她去到宫里,一股清冷感扑面而来。
原本,天凤宫、天凰宫、天鸾宫、飞凤宫,四座宫殿门口都有亲随军执岗,如今只余天凤宫的门口有人,另外三座宫殿大门紧闭,没有任何生气人烟。
一年没见,天子比以前苍老很多,也清瘦了许多。
他见到瑞临长公主的第一句话便是,“青鸾他们可好?”
瑞临长公主把带来的厚厚的一叠信呈给天子,待殿中的宫侍和宫女们都退下后,才讲起她在边林、南疆和鸾城一路上的见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