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她这时候该做什么,祭祀得举行,更要密切留意京中的一切消息动向,以防有变。
朝中重臣迁了那么多的家眷过来,鸾城,实在过于招人眼,不得不防。
她在举行祭祀守孝的同时,调派孙大才亲自前往南疆与边林交界处布防。
许多不能进入鸾城的人,都在南疆开荒扎根,原本打算弃守的地方,现在不能不守。那些人中虽然有各地的探子眼哨,但很多是走投无路投奔来的,也有些是奔着裴曦和她的名声想有个安稳的立足地的。
他们能千里迢迢历经千辛万苦地来投奔,她在有能力相护的情况下,便不能置他们于不顾。
陆续的,京城中有消息传来。
安世侯来了。他带着一千亲随军、护送她父皇仅存的几位无子嗣后妃,以及众多朝臣们的亲眷抵达南疆。孙大才派人核查,将名单递上来,她看过,放他们入鸾城。
这般耽搁,几天过去。裴贞派人加快马鞭传讯,羽飞凤要打南疆。
一起传来的还有萧广义夺攻,羽飞凤罢免十二门郎将等诸多消息。
周敬带着三千亲随军,以及众多随行的家眷战奴、仆从们抵达南疆。
周敬的嫡长子在亲卫军的护送下来到鸾城见她,送上了虎符,还有一封密信。
她展开信,见到她父皇的笔迹,上面只有一句,“凭此虎符,可得严门郎、安门郎以死效忠,此二府为大凤朝廷护国之基石。”
她烧毁了信,问道:“其他十一位门郎将现在何处?”
周烽回道,“有封地的都回了封地,没封地的都在来南疆的路上,脚程比我们稍慢些,也快到了。”
四位门郎将,各领三千亲随军,总共是一万二千人。
他们全是亲随军中的精锐,皆是披甲人或世代亲随军出身,其子侄兄弟们即使不在亲随军中任职,也都是从小学习武艺的披甲人,现成的战斗人员。即使保守估计,也有两三万的战斗力,再加上家眷至少有五六万人。
羽青鸾当即找人去把裴曦叫回来,告诉他情况,说:“我要去趟南疆,还需要安顿六万人左右的粮草物资。”好在这些年裴曦一直有大肆购买粮食,又刚秋收,粮草暂时无忧。
裴曦当即去给羽青鸾调派粮食,让她带着一起上路。
那些人来投奔,有粮食有饭吃,才能安人心。
对于羽飞凤,裴曦无话可说。
他都不知道羽飞凤哪来的底气打南疆。
他有三万苦奴开荒垦地,每年的耕地逐年增加,稻谷一年种两季,这边的河流多,又靠海,洒网就能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