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
好在商城每旬都会刷新,买光的商品会重新上十份,再附送相应种子。只要他每旬都记得买光,攒下足够试种和推广的占城稻种完全不成问题!
霍善从苏轼这儿得了这样的好东西,便觉得自己该信守诺言跟苏轼走一趟儋州。
陪朋友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顺便坐船去赶海),是他霍小善应该做的!
霍善这么想着,麻溜按下了“上门出诊”选项。
第109章
苏轼因为痔疮发作的关系, 折腾得他弟苏辙一宿没睡,这会儿苏辙也没心思睡了,已经起身洗漱并命人给苏轼准备饭食去。
霍善就是在苏辙出去后过来的,依然是啪叽一下掉落在苏轼面前。
苏轼见霍善还真如约过来了, 心情很不错, 笑呵呵地和霍善表示一会带他去认认人。
霍善就屁颠屁颠跟着苏轼洗脸刷牙去。
苏辙安排完一切后过来一看,就瞧见苏轼身边跟着个长得粉雕玉琢的奶娃娃。
苏辙:?
这是哪冒出来的小孩儿?
苏辙不懂就直接问了出口。
苏轼信口胡扯:“这孩子说他们家在儋州, 他爹把他忘在这边了, 央着我带他一起渡海去。”
苏辙从未听过这么不靠谱的爹。
可是想想自己有个不靠谱的兄长, 苏辙也就释然了。既然有不靠谱的哥,为什么不能有不靠谱的爹?他哥都是当祖父的人了, 也没见成熟多少。
苏辙命人多送了一份朝食过来, 问起霍善的姓名。
霍善被苏轼叮嘱过少说少错, 所以没有说多余的话, 苏辙问什么就回什么,提到父母是谁他就装傻, 问到家在哪里就只说是昌化军。
苏轼要去的地方就是昌化军,他不是被流放, 而是被贬, 还是有官职在身的。
他弟苏辙现在是化州别驾、雷州安置,苏轼则是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所以他最后去的地方就是昌化军那边。
霍善家真要在那边的话,倒是真的顺路。可苏辙瞧着霍善这模样, 总感觉这孩子一点都不像是儋州土人。
到底是谁把这个一看就是富养出来的娃儿落在他哥这边?这么大个娃丢了真的不会睡不着觉吗!
苏辙在霍善本人这里问不出什么来, 命人在驿站周围打听也没听说有谁丢了孩子, 回头一看,就见苏轼和霍善这一大一少正没心没肺地捧着碗咕噜咕噜漱口, 连端茶碗的姿势瞧着都一模一样。
苏轼年纪大了,肠胃就受不得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