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周山即使治好了病,回去后也不一定能活下来。
一国之病比一人之病要难治多了。
见霍善情绪难得有些低落,孙思邈宽慰道:“若是将来科举制能顺利施行,再把占城稻的推广开去,世家坐大和土地兼并带来的问题都会少了大半,想来不会有魏晋那种举世昏昏的情况。”
晋朝之所以从西晋变成东晋,是因为皇室想用分封自家人来遏制世家大族,结果分出了大乱子,弄得自己内部一团糟。
要不是他们自己因为内部争斗乱成一锅粥,哪会有什么五胡乱华?
推行了科举制,很难再出现那种把持天下人上升通道的世家大族。
同样地,占城稻要是能引种成功,南方的土地能养活更多人,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上层贵族们大肆圈地的问题。
真要能把这两样东西落实到位,那种天下有识之士只敢研究玄学、世家大族横行霸道的情况应当不会再有了才是。
只是天底下没有万全的制度,哪怕知道了将来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厄难,他们也没有办法保证避免了这些可能性以后不会再出现别的问题。
归根到底,每代人面临的命运与挑战还是得身在其中的人自己去应对啊。
孙思邈自己是个修道的,给霍善两人分析起问题来也带着几分玄意。
霍善听懂了。
简而言之就是他们只管做好自己眼前的事便好,子孙后代碰上的难题就让子孙后代烦恼去吧!
霍善非常认可孙思邈的观点,快快乐乐地挥别孙思邈与周山去看他师父把马鞍做得怎么样了。
第114章
这日下午, 刘彻正闲坐喝着从霍善庄子那边顺来的米酒,就听人来说少府那边有事要向他禀报。
刘彻命人把对方宣进来。
少府赵禹入内闻到淡淡的酒香,一下子想到在庄子上尝过的米酒。他看了眼刘彻御案前的酒碗,终归还是没胆子开口讨要, 只能向刘彻禀报灌钢法和曲辕犁的进展。
这两样东西真的有用!
刘彻听后也十分快慰, 拿起赵禹呈上来的犁头瞧了瞧,只见它不仅轻巧, 还带着雪亮的钢刃, 虽还没有下地试犁, 想来效果也不会太差。
再拿起灌钢法做出来的钢刀,那也是锋利至极、光可鉴人!
刘彻叫人取东西来试砍了一下, 心情简直畅快得不得了, 马上命人去把卫青和霍去病宣来看看这新得的大宝贝。
这样的好钢他们也不是练不出来, 只是须得多费不少功夫, 如今有了这个灌钢法,批量生产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