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去。
霍善哪里知晓只要给李长生一个火球, 李长生就能把其中门道摸个一清二楚?
他过完了一个热闹的端午,整个人都快活得不得了, 连跟着刘据他们上课都没那么爱扰乱博士们的思路了。
弄得博士们受宠若惊之余,又有些不太习惯。
可能人就是这样的贱骨头,明明一开始觉得忒烦人,习惯了就觉得整堂课上下来不发散一下思维好像不太完整。
霍善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把博士们改变成习惯抬杠的形状了,他愉快地浪了一天,晚上准备去赴阿印的约,到金陵随园过中秋去。
李时珍等人也没见识过明朝以后的世界,此前虽从阿印那里得知了只言片语,却远不如亲眼所见来得真切,所以这家伙也准备以小老头儿的方式去凑热闹。
美其名曰是怕霍善一个人过去迷失在陌生朝代。
华佗几人也被说得意动,与他们一并过去了。
最终霍善带着四个小老头儿出发前往随园。
乾隆年间的金陵城繁荣无比,织造业、印刷业、造船业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自然孕育出无数豪商巨贾、才子佳人。
清代许多文人墨客都爱待在江南,尤其爱待在南京。
像袁枚这位大清文坛骚客,更是以随园为根据地打造了一个提供交游、宴饮、创作、印刷一条龙服务的文友交流根据地。
没错,袁枚还会自己写书自己印、自己宣传自己卖,完全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这也是袁枚三十多岁就可以彻底“隐居”的原因,他的隐居不是隐居,而是买个大园子直接转型畅销书作家兼社会活动家。
缺钱是不可能缺钱的,以他的知名度以及社交圈子随便写点什么都能成为热卖商品。
何况那么大一个园子也不是白放着的,经常会被他用来承办各类文友活动,从文会到婚礼都可以举办。
根据袁枚自己吹嘘,他这随园来历可不简单,《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原型就是它!
毕竟一干文学爱好者考据过曹雪芹的出身,都认为出任过江宁织造的曹寅是曹雪芹家中长辈,而这随园的原身恰好是曹家园子。
袁枚当场开始吹了起来:“四舍五入,来我园子做客等于进大观园玩耍!”
作为清代文坛最热门的一本小说,《红楼梦》的人气可不是盖的,袁枚这广告词谁听了不心动啊?
纷纷预约前来随园宴请亲友。
当然,目前随园远还没有后来那么有名,还处于打响知名度的阶段,所以袁枚正积极地通过各类活动告知众人他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