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
苏轼只能长长地叹了口气,还用眼神瞟向一起参加考试的苏辙。
苏辙和苏轼从小一起长大,见苏轼那么一叹一望,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拿起手头的笔管轻轻一吹,以此提醒苏轼那道题出自《管子注》。
苏轼当然也不是一味让弟弟帮助的,有次他和弟弟参加另一场考试,见苏辙不记得出处,立刻谎称自己带进来的冰砚不见了,拍桌大骂“小人哉”,以此提醒苏辙他们写的题出自《樊迟学稼注》——就是樊迟这人去向孔子请教怎么种地,孔子跟人评价樊迟“小人哉”那一段。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霍善对此赞叹不已,跟刘据感慨说咱们叔侄俩遇事只要像苏家兄弟那样同心协力,世上从此再也不会有能难得倒他们的先生!
刘据:?????
刘据觉得自己这个当叔父的,需要对霍善这小侄子进行严肃的思想教育。
这一天到晚跟那些人学的都是什么玩意啊!
事实上苏轼也没有不靠谱到用把这种事迹嚷嚷出来带坏小孩,这些都是蔡京儿子蔡絛作为奸党被流放后闲着没事写了本《铁围山丛谈》,用心八卦了诸多昔日同僚兼前辈的秘闻。
流放外地这么无聊,我要把你们统统写进书里!
霍善也没有去拜读这本《铁围山丛谈》,他只是……奖池里多了个【心有灵犀(一次性技能道具)】,用上这个技能道具以后不用说话都能明白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技能介绍就是苏家兄弟俩互帮互助的光辉事迹。
霍善发给苏轼问他这些南宋人八卦的事情是不是真事。
苏轼当时没出来回答。
霍善没有从苏轼本人那里获得充分的反馈,只能改为跟刘据分享自己刚听来的新鲜事迹。
等苏轼忙活完自己的事看到霍善的问话时,刘据已经震惊不已地记了苏轼一笔:“好啊,就是你一直在带坏我侄子,苏东坡!”
苏轼:“……”
很不错,又是他苏轼风评被害的一天。
你这娃儿就不能等个一刻钟再跟人讲吗?!
霍善这么个憋不住话的小孩儿,有好东西自然要第一时间和刘据他们分享。
这里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霍去病一向是很能憋话的,所以他这一路南行,连句话都没给刘彻带。
当然,他也没有给卫青带。
只有贴心的霍善给每个亲朋好友都写了信,由刘据这个收发员负责帮他投递到每一个人手上。
这回霍善没有忘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