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藤长出两尺长的时候把十根葫芦藤用布条绑缚在一起,再用泥土将连接处埋起来。
不出几日, 这十根葫芦藤就会长在一起, 接下来就可以观察十根葫芦藤看谁长得比较茁壮, 适时地把剩下的给掐掉!
可以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
霍善要是抽到这个【嫁接保活】,开春便可以多实践几种嫁接技术。即便没有抽到, 他们自己也是可以摸索的。
这种得一两年才能出成效的事情,最好是能多线进行。所以……得多找几个人来一起跟进。
已经看完李长生记录的何必:“……”
他早该知道的啊,李长生手里那本册子绝对不能看!
好在霍善这个江夏太守话语权还是很大的,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资也能及时拨给物资,众人完全不需要操心别的事情,只需要专心致意将这些项目落实到位就好。
问题不大。
霍善丝毫不知道自己给人造成了多少困扰,他趁着天晴领着几个小伙伴前往毗邻太守府的郡学视察。
朝廷还是很重视官学建设的,孩童八岁入小学,学到十五岁后可以考入大学,如果表现格外优异的话可以由太守或藩王举荐前往长安读书。
一般而言,“小学”设立于各乡各里,而郡中的“大学”则设置于西陵城这种一郡治所,方便太守随时能过去考察本郡人才。
霍善也是听汲黯说起他准备通过文试选拔秀才,才想起自己也有为朝廷举荐人才的重要职责来着。这可不能落后于汲黯他们啊!
霍善趁着这日天气转暖,溜达过去准备和郡学中的少年人们聊聊天,看看其中有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这不是过了年就要搞元宵灯会了吗?反正他们官学除夕和大年初一又不放假,正好可以薅点人来干活。
贴心崽崽,绝对不让师父累着!
霍善没提前跟郡学的人打招呼,径直过去瞅人家的上课情况。
作为一个跟着太子蹭过课的先进儿童,霍善听郡学这些夫子讲课还是听得懂的,这边听了听,一本正经地点点头;那边听了听,又一本正经地点点头。
直至有夫子恰好进行到提问环节,这家伙开始踊跃抢答,众人才发现他这位小太守的到来。
夫子生怕把他们的小太守给冻坏了,忙要把霍善迎进屋。
霍善道:“外面不冷,读书这么久了,大伙都出来晒晒太阳吧。”
众夫子都没再继续讲课,纷纷把学生放出来享受难得的冬日暖阳。
主要还是想让自家学生在霍善面前露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