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节
霍善来者不拒, 一概给治。
到了午后, 霍善正不慢不紧地一个患者诊治, 旁边就来了一老一少,老的约莫五六十岁, 头发花白, 但精神矍铄;小的约莫十五六岁, 瞧着也是聪□□黠。
祖孙二人虽是穿着粗布衣裳, 那气质却是一看就知道不一般。
霍善看病是不怕人在边上看的,只有遇到那种容易传染的患者他才会驱散旁人, 所以即使察觉有人在观察自己他也没怎么在意,仍是按照自己的经验给患者开好了药方。
就在负责写方子的温应要把药方递给患者之际, 那老人家忽地开了口:“能给我看看吗?”
霍善好奇地转头看向那老人家。
那老人家笑着朝霍善自我介绍, 说自己也是个医家,叫淳于缇萦。她带着弟子途经此地,听闻霍善每个月都会腾出两天来义诊,所以特意过来看看。
霍善听后还没什么反应, 旁边那身体痊愈得差不多、怀揣着满心好奇出来看霍善坐堂的黄道婆确实惊讶不已。
淳于缇萦!
那可是凭一己之力让汉文帝取消肉刑的人。
淳于缇萦的父亲淳于意是个相当有名的医家, 司马迁给他写传的时候直接把他和扁鹊写在一起, 可见其名之盛。
当然了,司马迁会那么详细地记录淳于意的事迹, 也是因为想对达官贵人的种种可耻行为指指点点。
比如扁鹊虽然在见蔡桓公那件事上溜得足够快,却还是被嫉妒他的太医同行买凶刺杀了。这些当王的、当官的,一个两个都不是好东西!
淳于意也一样,淳于意在齐地也非常有名,经常帮藩王亲眷治病。结果树大招风,他也被人举报到长安去,编排了他的诸多罪名。
具体给罗列了什么罪行已经无从知晓,只知道文帝当场命人把他押送到长安来处置。
淳于意一辈子只生了五个女儿,临行当日很伤心地表示生你们五个孩子有什么用,遇上事一个能帮忙奔走的人都没有。
不满十岁的淳于缇萦听后也很伤心,她一路随行到长安,上书文帝痛陈肉刑之害,认为人犯了错还能改,肢体残缺以后却续不上了,到时候这些人全成了废人,想改过自新也毫无用处,那不是平白给朝廷增加负担吗?她愿意自己充当宫婢,换淳于意免罪。
文帝看完淳于缇萦恳切的上书以后十分动容,不仅免除了淳于意的罪责,还废除了使用了近千年的肉刑,不会随随便便剁人手脚削人耳朵了。
犯了事大可以砍头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