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38节
元稹深有感触:“是啊,以情动人,我也有些想我家娘子了。”
白居易笑着打趣:“看来微之兄也是深情之人,怕是日后你的集子里,要添不少相思之句吧!”
“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嘛!”元稹摆着手掩饰自己的尴尬。
王维轻轻叩着桌面,也是感叹:“杜子美虽颠沛贫苦,却仍是顾念家中妇子,这是他人所不及之处。”
刘氏听着这话觉得有些熟悉,笑道:“所以杜子美比陶渊明好是吧?”
王维听她语气带着几分促狭,也是忍不住笑:“从顾惜妻子这一点来看,确实如此。”
太极宫。
婉转深情的诗句同样触动了李世民的内心,他也想起当年征战与长孙皇后分隔的日子了,虽则军情紧急容不得儿女私情,可他怎会不念着她呢?当下顾不得殿内臣属,悄悄握紧身边人的手,忽然又想到:
“这首诗是离乱所作,若退而论之,这样因乱分隔、闺中独看的民众岂非很多?”
魏征奇异地看了一眼上首的君主,向来冷肃的眼中划过一丝赞赏,能由一首诗想到天下万姓,倒不失为一位明主圣君。
正想着,水镜继续说了。
【其实仔细来看,因乱生离的又岂止是杜甫一家呢?翻一翻杜甫同期诗作,“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三川在是鄜州的属县,羌村就在那里。“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两相对照,不难看出诗里浸染的天下乱离的悲哀,而末尾的“双照”,想来也寄托了四海升平的理想。
经历了开元全盛日的百姓,怎么会想到有这样的动乱呢?前一天还是盛世民,后一日就变成了乱世犬。忍不住跳出来说一句,李隆基,你该死啊!】
楚棠语气里的感叹与厌恶过于明显,兴庆宫里,李隆基当场破防:“放肆!无知后辈竟敢诅咒于朕,叛军作乱,祸乱江山与朕何干?!”
还当着天下人,不,是历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