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司马相如不由得敛眉,拱手深深下拜:“回陛下,臣惶恐。”
刘彻嘴角扯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是啊,你写不出来。”
司马相如身体一僵,拜得更深。
刘彻甩袖,负手而立:“起吧,朕派你往州郡地方,以后少写些颂赋。”
与此同时,在外游历的司马迁同样看着水镜里的几首诗,心情激荡。
他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他读了许多史书,同样不满足于书中只为帝王将相作,杜甫这几首诗全然从微末小民写起,从中却可窥当时历史的真实一角,司马迁大为叹服:
“诗史竟是如此!”有诗家情感,亦有史家实录。
他想起当年孔子修订《春秋》,不由满脸肃然,向着水镜的方向遥遥一拜。
“圣人当如是!”
洛阳。
青年杜甫没忍住泪流满面,他不曾写过这些诗,却仍能感受到百姓的经年血泪透字而来。他想起自己在齐赵间游历所见的大好河山,眼中又是迷茫,又是不忍:
“大唐怎会落到如斯地步呢?”
叛军作乱、圣上逃窜,新君猜忌、百姓罹难。仅仅十几年之后,大唐就会变成这样吗?!
旁边的李白亦是叹息。他没有经过史书里的长安三年,也没有见奸小塞朝,对长安权贵的失望,还只在那一次次的求谒无门。杜甫未来的诗不仅冲击着其他人,也冲击着他。
他拍了拍杜甫的肩膀,安慰道:“会好的。”
他之前不赞同杜甫对朝中的奢望,如今却忍不住用这样的话来安慰他,也安慰自己。看到了那样的大唐,王座之上的君王,还会那样的麻木,无动于衷吗?
兴庆宫。
李隆基整张脸都黑了下去:“征调兵员补充乃是非常之举,杜甫身为朝廷命官难道不知道吗?竟写下这样的诗抹黑朝廷,枉费君恩!”
高力士正要上前搀扶的手一顿忍不住奇异地看了一眼暴跳如雷的君王,迅速低下头。陛下,是真的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