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错?”
苏辙抿抿唇:“不会,是写成‘忧’了吧?”
苏轼:……好吧,对后辈总是要宽容些,或许他们只是一时记不清呢?
苏轼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诗文,若当真被选中的话,应该没有什么难写易错的字吧?!
第53章 琵琶行3
【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短暂停顿后,乐声并未停止,反而一个急转——“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也是一个比喻。
在幽咽暂歇之后,忽然,仿佛盛满水的银瓶突然碎裂,水浆四迸;又仿佛乘乘铁骑忽然从阵中冲出,刀枪齐鸣。琵琶是在马上弹奏的乐器,有兵戈之声,这一句的形容同样非常贴切。但最重要的是,发现没有,白居易故技重施了。】
王维反应极快:“画面感!”
他用上了楚棠惯说的名词,“乐声忽起本是无形,难以表现,但是白居易诉诸于图画——银瓶碎裂、刀枪相撞,则琵琶之旋律、节奏一齐跃然纸上,仿佛铮铮乐声在耳畔作响,白居易是在写乐曲本身!”
【没错,这种忽然停止后骤然掀起的高潮,同样是为了呈现乐曲的旋律。】
楚棠的讲解与王维的体味不谋而合,她接着往下分析:
【配合着激越雄壮的乐声的,是弹奏者陡然高亢的情绪,在短暂的低徊沉郁后,琵琶女的感情再一次迸发出来,听众的心神也好像一下子被撅住,猛然紧张起来。
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持续很久——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拨就是拨子,我们现在是戴指甲,他们用拨子;当心画就是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间部位划过四弦,四根琴弦同时发出声音,像什么呢?像丝帛破裂。前面是“弦凝绝”、“声暂歇”,是渐次的,慢慢低回;这里是丝帛陡然破裂,高亢又凄厉。
在乐曲最激烈的时候,在情绪攀到顶峰的时候,“刺啦”一声,所有声音都停住了,戛然而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船舫之上一片寂静,谁都没有说话,只有江心一汪冷月。不只是音乐停了,听众的心也陷入了一种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