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1

字:
关灯 护眼
御宅书屋1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68节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68节

白居易笑而不答,转身望着水镜之上的“惜别白公”雕塑,傲然负手,似有一往无前之势。

终南山。

杜甫怔愣许久才回过神来:“楚姑娘曾言,我为人民之诗人,比较观之,我不如也。”

同样有所触动的李白安慰小友:“仁民爱物之情,不该以高低评判。你亦曾任拾遗,不惜犯怒劝谏天子,此般心性岂不是如出一辙?”

他带了些笑意,又似有遗憾:“至于其他,不过难得此际遇罢了,难道子美你为官一方,会鱼肉乡里么?”

杜甫也笑了:“自是不会。只不过楚姑娘言道中唐之以诗写现实,前承于我,而白居易诸人关心民瘼之作,实多于我,江山百代,青出于蓝,实在是令人感叹。”

“确是如此!”李白对这种现象也非常满意,不知想到什么,再开口语带调侃:“白居易曾道我之诗文,风雅比兴十不存一,看来以后,我得多作古风咯!”

杜甫闻言忍俊不禁:“我亦不过三四十首,尤需补新篇。”

“那便借此畅游之机,一访民情?”

“甚好!也效前贤后者,作那周诗三百篇!”

毕竟,诗仙也好,诗圣也罢,俱是人民评说,笔下,不该没有人民。

不独是李杜二人,曹植高适韩愈李贺杜牧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等文人士子也纷纷大受震动。

说到底,在儒家兼济思想浸润下的诗人,没有一个不曾有济世之心,虽然仕途多困顿,但他们却一日不敢忘报国安民之志,天下万姓,不已位之尊卑定人,而是看其是否有利民之举。

他们忽然觉得有了方向,不是史书刀笔,而是广漠民间,不曾入仕施为,亦可用诗笔喊出心中意、生民病。

一时之间,几乎许多诗人都将目光投放到此前有所忽略的民间,并有意识地创作出了大量的反映现实之作,诗之讽喻传统,在中华大地上历经千年而不衰,甚至时常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就导致官方乐府机构每朝采集的民歌越来越多,而不少官绅士子竟是不敢太过为非作歹,因为那样会被写到诗里反复唾骂,甚至出门还有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