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98节
高适同样敬佩万分,他也好刀剑,有将才,对辛弃疾更有一份武人的惺惺相惜,当即拔出自己的长剑,反手潇洒地挽了几个剑花,一挑桌上杯盏:
“敬豪杰,敬义士!”
北宋。
李清照眼睛亮了亮,神采飞扬:“辛弃疾竟然这般厉害!我本当文武双全是虚名,没成想竟是实打实的!那叛徒真让人不耻!好在是解决了。”
易安居士爱憎分明,夸辛弃疾的时候还不忘骂一把张安国。她看向自家父亲:“爹,辛弃疾将事情解决得如此漂亮,朝廷必然会有所封赏的吧?”
“那是自然。”李格非捋着胡须点头,眼中同样含了几分赞赏,“如此人杰,必当重用。可是……”
他的眼神暗了暗,是啊,如此人杰,为何会有廉颇之叹,又为何是……以诗词扬名呢?
【这是辛弃疾传奇一生的起点,却也是他最后的辉煌。抚今追昔间,他不可避免地想起自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那时的他,也才二十三岁而已。
他见过山河残破,见过中原烽火,见过金兵铁蹄的肆虐。词里的扬州,曾是完颜亮渡江窥伺的据点。大家往后也会学到一首词——姜夔的《扬州慢》。】
楚棠播放了一个小视频,垂杨寒水,依稀可见是扬州风物,背景里是凄清的曲,随后便有一句句词出现在屏幕上——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不似苏轼的飘逸旷达,不似辛弃疾的雄豪沉郁,也不似李清照的凄婉悲怆,而是写得清雅空灵,冷僻峭拔,别有一番风骚。可众人却无心欣赏这词的高妙。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真似‘彼黍离离’之境。”杜甫一声叹息,不忍再看。
李白同样叹息:“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何况是人。兵燹之祸,惨烈如斯……”
另一边,杜牧早从词意里猜了个七七八八。那词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