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本作“晓来风急”,其实这样也可以理解,因为下文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句子,点明是时间的流逝,古人又有早上喝酒的习惯,那我们可以解释为,词人一夜辗转反侧,早上起来借酒消愁,而词中写的就是词人一天从早到晚的心绪,竟日生愁。】
清朝。
朱彝尊和张惠言沉默:懂了,他们是不配出现名字的“古人”。
北宋。
秦观敲着桌子沉吟几句,他本是一等一的婉约词家,见得这样的词作自然欣喜,也乐于参与这样的讨论:
“依我之见,还是‘晚来风急’更好,将时间集中在黄昏向晚这一段,总写此段心绪,可见时光流逝之缓,而唯有愁闷无聊之人,才更觉时间之难捱。”
“是啊,”他的妻子徐文美幽幽地开口,“夫君也知晓愁闷煎人、时序难熬,怎么不会想到你每次离家之时,我独自一人是如何难熬。”
“咳……”秦观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赔笑道:“娘子勿恼,两情若是久常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呢?”
徐文美呵呵一笑:你最好是这样想的。
李府。
李格非和王夫人哪有心思斟酌什么“晓来风急”“晚来风急”,光顾着心疼女儿去了。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家还在哪些诗词中见过“大雁”这个意象?】
王湾推自己:“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元白为李杜站街:“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黄庭坚想起远方的好友黄几复,畅吟道:“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元好问忆及自己见到的那只殉情的大雁,不无感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雁是忠贞之鸟啊!”
【不错,雁在古诗词中十分常见,李清照自己也多次写到,比如她的《一剪梅》。】
楚棠放出原文,清丽婉约的词句引得众人又是一阵赞叹。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往往和青鸟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