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边。
巢谷的儿子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父亲,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这圣散子是爹您的方子吧?你连我都不舍得给给了苏轼?!”
被自家儿子贴脸控诉的巢谷:……
“给我闭嘴!”
【第二次是在杭州。那年恰好碰上饥荒和瘟疫并起,苏轼干脆支起药棚给百姓熬煮汤药,还把感染的人都集中在一起,请精通医术的僧人来施药护理。大家觉得眼熟吧,这不就是宋代办的方舱医院嘛!苏轼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安乐坊,是古代第一家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真的,居功至伟。
第三次发生在惠州贬所,苏轼的抗疫履历再添一笔。他真是,经验丰富。】
汉朝。
刘彻撇了撇嘴,看在苏轼这么能干的份上,暂时就不计较他说卫青坏话的事吧!
他啧了一声,心里又有些发酸:“这苏轼虽说嘴欠了点,但在地方上可真是一把好手。”
治水救灾抗疫样样能行,猪猪陛下又开始眼红了。光有武将不够,他还想要能吏,尤其是那种会写《赤壁赋》的能吏。
唐朝。
李世民轻咦了一声:“新冠疫情,后世也遭了瘟疫,还是新近不久?”
“天灾病疫,非人力所能阻止,后世过得也不轻松啊!”房玄龄有些叹息。
“这圣散子也不知是什么方药,竟能活人无数,若能一观验方便好了。”
孔颖达对在抗议中屡见奇效的“神药”相当感兴趣,而这也得到了随侍太医的疯狂认同。
“水镜的内容自然不能按照我们的心意。”李世民早就看开了,他注意到了别的内容:
“倒有一点,苏轼将病人聚在一起,设立医坊聘人疗治,楚棠将之称作公立医院。所谓公立医院,便是由官府出面兴建的医坊?”
“应是如此。”房玄龄也留心到了这一点,“楚姑娘说那安乐坊是现代版方舱医院,又说公立医院居功至伟,臣猜想那‘方舱医院’应是后世公立医院的一种,并在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