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可不能折了。
【和消除疟疾一样,血吸虫病的防治也得益于全国大协作,党政人民配合一心,无往不利。
如今,或许这个疾病的名称大家已经相当陌生了,但我们仍可以从伟人的诗里感受到当年的喜悦与豪情。再狂肆的“瘟君”又如何呢?六亿神州尽舜尧,何事不能成?】
水镜上出现一首七律,还是熟悉的豪迈气魄,仿佛指点江山的逸兴者,不吝笔墨笑谈着神州振奋事。
唐朝。
李世民沉吟着那句“六亿神州尽舜尧”,当年孟子曾与曹交论对,言,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勉励人人向善、有所作为。李世民也信奉着先贤所教,记住了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的诲言。
但是这个伟人和自己不一样,他是当真信奉神州尽尧舜的话,并将自己治下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
“人民……”李世民咂摸着这两个字,“你为何那样相信人民?”
有这样疑惑的还有刘彻,他比唐太宗还要疑惑不解。
扪心自问,消除疟疾和血吸虫这样的事,绝对是大功一件,他会高兴于自己决策妥当,会嘉奖州郡长官部署得力,会感颂皇天后土庇佑……唯独不会说——六亿神州尽舜尧。
为什么这个伟人就能自然而然地说出这句话?
刘彻觉得自己的心情有些矛盾,他一面觉得那个人气魄超然百世难见,一面又觉得对方十分危险。
北宋。
欧阳修叹息一声,不无感叹道:“是我狭隘了…哪有什么仙神之力,分明是凡人之力啊!”
梅尧臣跟着摇头:“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我倒宁愿是仙神之力了。”
神州尽舜尧,原来…不是先圣的书中愿景吗?
——太难以想象了。
【防治防治,防和治总是结合的,我们用的是消除而不是消灭,是因为客观来说,病菌是不存在完全消灭的。预防,是最大程度让人民免于其伤害,而针对性的药物,恰恰是为不幸染病的人提供最后一道防线,青蒿素扮演的,正是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