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衡都是功在当代、利行千秋的举措。”
他说得精明,并不曾触及后面那些不好的评价,嬴政看了他一眼,移开目光,犹自沉思。后人评价的两面性他并不奇怪,人各有所思,且大秦的诸多举措,本便不能一贯而论。他在意的是最后一句话,亡了的大秦才是好大秦。
“你们说,楚棠最后一句话是何意?”他将这个问题抛了出去。
众人心里一个激灵,最后一句,那不是……嘶!
众人不敢说话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将眼睛放到丞相王绾的身上,王绾在心里暗骂,赶鸭子上架般说道:“后世之言岂可尽信,不过是些小儿言论……”
“丞相!”
嬴政眉目一肃,冷着声将人打断:“朕要听的并不是这些官样文章!”
王绾心中一凛,唯唯不敢说话。
嬴政又拿眼睛去看李斯:“廷尉有何想法?”
李斯袍袖下的手紧了紧,欠身谨慎道:“回陛下,以臣愚见,秦政诸多方面可为万世法,但在施行之中难免行差踏错,而秦世又难见其明,故而……故而……或步当年商君之后尘!”
他把心一横,最后一句话几乎是闭着眼说出来的。
商鞅虽死,新法犹行;大秦虽亡,秦制犹在。然商鞅之必死,秦世也终亡。
咸阳宫倏忽静了几分,嬴政眼中的肃杀与激赏一闪而过,语气不明道:“你倒是敢说。”
李斯额上滴下一滴冷汗,跪伏道:“臣惶恐。”
嬴政不再说话,一旁的扶苏抿了抿唇,上前拱手道:“父皇,如后世所说,百姓不堪其命,则民心不安,国之不稳。六国征伐,生民疲敝,是否该稍与民生息,况取天下与治天下之法,或许仍需仔细思量。”
嬴政眼皮轻抬,语气听不出什么:“你有想法?”
扶苏心中微紧:“儿臣……”
嬴政微一抬首:“写道奏疏呈与朕。”
他便也来考校一番,这个儿子眼下到底如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