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员伤亡并不算太多,二三十名官兵而已,但是这心里创伤可不小,因为他们是特殊兵种,作为攻坚战和阵地战的确有些大材小用,或者说是用错了地方。因为他们擅长的是特种战法,比如偷袭斩首之类的。
进攻和守阵地也未尝不可,但是平时训练并不偏重于此,而且缺少重火力支撑,攻击力自然大打折扣。包括在矿区留守的卢大川骑兵团,与他们是大同小异,都不利于阵地战。
但是任务紧急,西线指挥部又缺乏有效交通工具,主要是道路状况限制,所以步兵集团调动速度慢了不少,无奈之下才做出了此等安排。但是面对王栋的指责,秦焕然和宇文烈他们可没敢争辩,只好哑巴吃黄连,尽快做着军事调整。
而车晓妮从与黑人妇女接触当中突然受到一个启示:招收一部分少儿进行教育培养。至于培养模式,就参照西集群的模式,再加上特殊内容,比如对孩子们进行分类,尤其是根据身体素质,选择一部分特种兵苗子出来,才是自己最大的期望。
趁着休整,车晓妮马上召开了营长以上军官会议,并作出分工,在四周可控范围内,雇请当地土著,加上自己部队里的黑人官兵,开始了雇佣兵和未成年孩子的招收工作。
一周之后,青壮年加上少年,甚至幼年还真招收了不少。其中成年人千余人编入配属给自己的步兵团,以老带新的传统办法进行训练;少儿进行选拔之后,百余名素质好的孩子被编入了特种团童子营,自然也是新老搭配,以老带新;剩余的少年三百多人,暂时进入步兵团编为童子营,派出专门教官进行管理和训练;幼儿的安排自然是建立了保育院,主要是生活照顾和一般启迪性教育。
随着北线装甲部队成功到达目标区域,西线指挥官们,包括王栋在内这才略微安下心来,马上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军事部署。
而此时的南线雷壮壮所部一个旅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自从分兵之后,雷壮壮带着部队,顺着河谷开始南下。为了互相策应,他们把部队一分为二,河道左右各一支部队并行前进。左侧部队一个团,加上炮兵连、骑兵连、特战队,还有辎重卫生等等部队二千多人马,也可谓浩浩荡荡,自然引起了周边土著,城内殖民军的警觉,马上开始了骚扰、阻击等活动。
西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