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道:“由傅探花先起一首。”
学生们拊掌欢呼:“好!”
一道道目光,落到兰絮几步开外的傅洵身上,兰絮这才反应过来,不嘿嘿了。
她转过头,和傅洵来不及收走的目光相对。
隐约从傅洵眼中,看到一丝丝不悦。
兰絮:“?”干嘛,大姨夫来了?
好在,众人都等傅探花作诗。
傅洵仰头望月,只一瞬便开口了,四周立时安静下来,只听他声音清晰沉稳:
长空皓月彩云追,绕岸灯花水动微。
若问清漪谁与归,须知火月竞同晖。
首句平起入平韵,一气呵成的七言绝句。
跟着他的话,兰絮看向天上,再看对岸,然后,被带动看水,清水波动,反射出灯火明月,在水中争夺同一片涟漪。
不愧是傅探花。
不仅道出此时此景,更是借物喻人、点拨时.政。
明月是王公贵族世家子弟,灯花是莘莘学子芸芸众生。
月与灯,都映入河面,河面如时局,常有涟漪,在这种波动里,凭你是什么光,都可以竞争这片河面。
这是第一层意思。
悟出这意思的学子们,心内激动,杭王之事刚完毕,傅洵的身份,不好发表任何建议意见,却以此勉力众人,所有光都平等同晖,相争于河。
然而,有学子读出第二层:不管什么光,都只是水中倒影罢了。
时局再如何,他们尚且未能入局,若非要进去翻浪,就要做好似光一样,被浪打碎的准备。
一时,众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只兰絮悄悄瞥了傅洵一眼,噫,“竞同晖”的同,岂不是说,还真有点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的隐喻。
傅洵所题之诗,着实精彩,很快有书童记录下来,还拿来和傅洵对字。
蔡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