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造福了后世数千年。”
这本书的正本是已经没有了,不知道在哪,有传言说在永陵,陪葬着明成祖,但没有经过查证,也无从查证。
他们后世所看到的都是副本,然而副本也因为战乱和某些人偷窃损毁了很多,现在剩下的也不过八百卷,还不是在他们国家,而是世界各地。
这也是一种遗憾。
不知道终其一生,能不能把全部找回来。
就如那些陈列在各国博物馆的文物,即便是实现了数字化回归,可到底不是真实的物品。
那些本该是他们的啊。
朱棣听到《永乐大典》的时候,还没有怔愣,随即笑开了花:‘没想到我当初的决定,这般正确啊。’
‘你这个包含的因素太多太齐全,作为传世的瑰宝,理所当然。’秦始皇抽空接个话,眼睛都没有离开手中的竹简。
李世民靠过来:‘对呀对呀,太丰富了,我当时怎么没想到呢,小子,还是你厉害啊。’
他是真的觉得朱棣方方面面都很出众,没有一点短板,前瞻性非常高。
朱元璋也没想到要修筑什么典籍,他家老四,果然是优秀啊,感慨着,就又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老朱啊,你这个儿子我真的很想要啊。’
朱元璋看着唐太宗那艳羡的样子,心里无比的自豪,先前因为允炆做的那些事升起来的郁气,都散了个干净,现在也只有一个念头。
有人一直惦记他儿子。
呵……
‘难怪先前小霜霜说,咱们早早就开始和海外交集了,到了清末却开始搞闭关锁国,最终一步步倒退,被入侵者轰开了国门。’刘邦恍然,神色很是复杂,眼里也带着杀气。
明朝就远渡重洋了,明显航海技术已经掌握。
到了清朝绝对不可能差,按道理来说,还应该更强。
可结果却是那么一个血淋淋的黑暗。
朱棣还不知道清朝的事情,他醒来也没多久,闻言皱眉:‘这个清朝怎么这么废物,我派郑和下西洋七次,每次都带回来新鲜的东西,还有那种火铳长枪,我们自己也造出了红衣大炮,按照郑和的说法,当时我们和海外是一样的,实力。’
‘有我们在前面打基础,就算是明朝后期动乱了,成了其他朝代,也不可能遗失这些东西,真是没用。’朱棣愤愤的骂着,刚刚的高兴和嘚瑟分毫不见。
叶寒霜神色也淡了下去,‘清朝后期确实废物,前期清朝也是非常强悍的,还出了几位很厉害的君主,只是到了乾隆年间,开始拒绝开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