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
“真好。”曹香君由衷感叹,轻抚着圆润微凸的肚腹,“这样舒坦的日子,我以前想都不敢想。”
去年十月,云合节过后,她就和士卒在知府大人的见证下举办了一场堪称简陋的婚礼。
虽然她离开了养生堂,搬去和夫君同住,
却每天都会去养生堂。
和昔日姐妹话家常,照顾被丢弃的孩子们。
一晃数月,她也有了身孕。
时至今日,腹中胎儿十分康健,每次她和夫君轻抚肚腹,它都会很活泼地和爹娘互动。
听闻养生堂需要一个管事的,她便毛遂自荐。
夫君也很支持她的决定,只让她万事小心为上,别累坏了身子。
眼看养生堂建成,将要上匾额,曹香君福至心灵,主动提议道:“不若以‘榆生堂’命名?”
养生堂因韩榆而生,将其更名为“榆生堂”,再合情合理不过。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强烈支持。
于是,便有了今日的“榆生堂”。
另一边,知府大人被孩子们拉走,去玩跳格子的游戏。
一贯沉稳的知府大人也不拒绝,有模有样地跟着跳。
袍角翻飞,乌发飘扬。
孩子们拍手欢呼:“府府大人好棒!”
知府大人回头笑,优越的眉眼粲然夺目。
有姑娘看得入了迷,喃喃自语道:“这样热闹,真真像极了一家人。”
有亲如姐妹的姑娘们,也有调皮捣蛋,却又贴心懂事的孩子们。
在这里,她们得到新生。
在这里,是韩榆给予她们崭新的生命。
榆生堂。
她们称这里为——
家。
第131章
韩榆在写祭文。
在榆生堂用完午饭,韩榆回府衙后预备处理公务,就被告知最后一个试药人离世的消息。
韩榆沉默许久,放下手中十分紧急的公文,转而为死者拟写祭文。
这不是他第一次写。
在此之前,韩榆已经写过几百份,早已熟能生巧,闭着眼都能写出来。
祭文并不长,很快就写好了。
方方正正的楷书,记录着死者短暂的平生经历。
韩榆把它交给李通判,由他转交给死者的亲属。
李通判离开前,试探问了句:“大人,您可还记得府试?”
韩榆从公务中抬起头:“不是在四月下旬?”
“是在四月。”李通判捧着祭文,委婉提醒道,“按规矩,府试该由知府大人出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