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干了些什么。
赵蘅捡起那块墨砚,踉踉跄跄站起来,转身离去。
走出几步,她停下来。
忽然转身将手里的墨砚狠狠砸在他身上。
她冷眼盯着他,用一种挖心刻骨的怨恨,狠狠道:
“为什么?为什么死的不是你!”
“为什么死的不是你!”
风吹过高处,漫天灰烬在残阳里闪烁着点点红光,两个人影都被勾勒得无比渺小。
一场大火把傅家祖宅连着账本烧个干净,她本打算靠这栋宅子和回收欠款,至少还能留住药堂的几间铺面,将来总有东山再起之日,可现在连这最后的退路也没有了。
傅家再不是能安身之地,赵蘅把下人分批遣散,能安排去处的便替他好做安排,不能的也给一笔钱,从此各自营生。小春随父母离开时,泪眼汪汪,三步一回头。常年服侍婆婆的刘妈妈本欲随她跳井,后来被她远方行商的儿子来接走了。薛总管则是她好劝歹劝,最终再三磕头,跪辞而去。
一日一日,一个大家渐渐地都散了,只剩了她一个人。
赵蘅用针线缝了一本账簿,把剩下没有清还的债务记在一起。宣州街头的老百姓总看到她每天到处登门,到当铺抵押、给债户送钱、到药铺清算。
傅玉行每天跟在她身后,不敢靠近,但也不会离开。他像一道清瘦的幽魂,衣衫单薄,面容沉默,一点都看不出曾经那个迎风弄月纨绔子弟的影子。路上偶尔有人朝他丢石头,他也从不反击。
赵蘅没有理过他,没和他说过一句话,只当他不存在。
那本账簿上,最大的债户是刘凤褚。
刘凤褚半醉半醒躺在一座巨大的百鸟朝凤云母屏风前,吃的是珍馐佳酿,听的是靡音入耳,旁边还围了一堆盛装浓饰的美人替他布菜拭嘴。
面对一身素服坐在堂下的赵蘅,他嘴上虽客气,实际连身子也没有动上一下,一副轻浮散漫之态。“傅家娘子,当初我是看在傅家急难临头才出资帮忙,我也知道如今你一个妇道人家持家承揽很不容易,所以已经将债款一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