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短短十个字,饱含着豪情万丈,和深沉的浪漫。
当时“开明智能”的商业价值已经获得巨大成功,在海峡s件名声大噪,在民用市场日赚斗金,在农业领域推广全国,还建设了“智能乐园”这样的地方。
自己因为毕方时的老部下“邱力勋”的推荐,被邀请去了航天局开研讨会,因此对航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准确的说,是在参观完“问天之路”后,被钱老的遗慧所震撼之后。
那时无论能力上,还是学识上,他都已经羽翼丰满,所以对进入新的领域,并无胆怯。
“工程学”的光辉依然万能,虽然没接触过,但对他来说也没有太多阻碍,很快就摸清楚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成立太一天工,参与嫦娥三号,攻克火箭回收,建设轨道平台,研发刑天战机。
所经之处,皆是坦途。
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成果,他在公众眼中的身份,渐渐从“年轻的天才与富豪”,变成了饱含太多赞叹、一呼百应、威望无量的“周教主”。
太一天工,是他留名青史的起点。
不过那时心境已经不同,和清河县比起,和自己重生前比起,周瑞已经来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高度,来到了时代浪潮的尖端,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太多。
仿佛有无数线头绑在身后,也有无数危机潜伏在身边。
留名青史对他来说,那时已经没有太多兴奋了,更多的是搅入漩涡的无奈,和负担太重的压力。
也是那时起,他对于“公开新技术”产生了潜意识的抵触,许多东西都不再对外公布,甚至束之高阁.
在三大轨道平台的模型下走过,几个正在收拾的工作人员,见到周瑞立刻起身问好。
周瑞温和的笑了笑,来到了“灵枢生物”的展区。
灵枢生物的起点,其实比“太一天工”还早。
当时他为了尝试救下在鲲鹏项目中脑中风的张援朝,用外挂捣鼓出来了一个“zy-01”,也就是一号化合物的原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