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周筠生抬起左手,拉近了顶上的梅枝,在鼻尖一嗅,“今年这花开的不如往年好,香味太浓,反掩了原有的娇态。”
茱萸瞧着他,扯梅的竟是左手,远不如往昔那般利落。又想起前次关海营长内皇帝的试探,心下徒添了几分忧思,这王爷总不至是与勿洛人交手之时伤了哪里?
“哟,才人妹妹也在呢。”丽妃于前方笑意盈盈而来,见了周筠生也笑道,“这是吹得哪阵风,王爷怎也来此处?”
茱萸顺着与丽妃客气见了礼,只听着周筠生道,“想着开春便要去东山封地,便想再来太庙上柱香,敬些心意罢了。”
茱萸听了,心下大惊,下意识退了几步,差些没站稳。
丽妃忙扶住道,“妹妹可是身子尚未养好?要不回去喊太医来瞧瞧?”
“无碍的,只是方才站这里贪赏红梅,一时忘了时辰,脚下发了麻。”茱萸竭力压着嗓子,方才不至失了仪态。
2 第六十九章 太庙
听闻周筠生要去东山封地,茱萸满腹皆是心事,一路也顾不上丽妃所言,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太后、皇帝等,各乘着八人大轿后至,内宫诸人,皆按品级,穿着正服,入太庙朝觐。
听是太后来了,茱萸方才回过神来。
这太庙气势磅礴,黑油栅栏内三十六间大门,正中央悬有一匾额,写着是“太庙”两字,旁书“衍圣公孔令书”。
两旁各有一副长帘,写道:以天之名,兆百姓苍生福祉;光昭日月,承已后儿孙福德。看这字迹与落款,当是孔圣人后裔孔令亲书无疑了。
进入太庙内,白玉甬路,两处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早已设着西周传下的青绿古铜鼎、祭壶等器物。
古铜鼎上方面悬一九龙金匾,上书“帝王业”三字,草书穷劲有力,乃先帝御笔所提。
屋内,已是万事俱备,香烛辉煌,锦帐绣幕,云烟绕绕,虽列着太祖以来的诸位先祖,但牌位却看不真切。
只见着诸人排班立定:皇帝主祭,河阳王、太后陪祭,丽妃献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