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嫔,身边侍婢、太监,想来也不少。可是除你以外,这人都去了何处了?怎就再无听见声响呢。”
鸳鸯轻叹了一声道,“说来也是桩旧事了,这贤妃娘娘去世以后,这妙玉斋的人便都被太后尽数遣散出宫了,楞是一个都没留得。奴婢是因着年纪尚小,便被分至了太后宫中小厨之中。这些年,也确实是没再见到这里的旧人了。”
彩莲诧异道,“这旧主去世,往别的宫里安置,可不是宫里旧俗么,尽数遣散出宫,可倒是头一次听说,果然还是孤陋寡闻了。”
听鸳鸯如此说,茱萸心下思量着,微蹙峨眉,“走吧,还是留这里一片清净地儿。”
待得来到门前,茱萸又回身望了一眼,这宫里冷冷清清,当年贤妃在此,是如何熬的下这漫漫长夜,又是如何与周筠生谆谆教诲,她如今是看不到了。这妙玉斋虽然看着破落,可是这旧主的气息依旧还在,大概这便是雁过留声,人过留痕吧。
出了妙玉斋,这道便会变得狭窄幽暗,宫里人称其为阴阳道。因着这阴阳道,一半是见得光的,另一半则是终年都是阴沉不见光。于是便有传闻,这阳路是给活人走的,这黑路是给阴魂走的。
这阴阳路上,也无半丝的风吹过,茱萸瞧着这黑白两半的路,这往昔多少宫人在此经过,这大钺多少家族的落败、多少女人的幽怨,可不是皆在此处流转。
这时至晌午,冷宫内也无一丝人响。只听着,偶有疯癫的婆娘,在学着布谷鸟在叫唤。
茱萸见到孙瑶环时,她正坐在太阳底下捉着身上的虱子。只见着她发髻四处散落,一身肮脏的旧服,隔着老远,便能闻到一股酸臭的味来。
孙瑶环瞧着一双金凤绣鞋走近了,便抬起头来。这太师府最尊贵的千金,京师第一美人,后宫呼风唤雨的容妃娘娘,如今额上竟是几撮白发,且还添了几道细纹来。
茱萸笑笑,“容妃,许久不见,倒是精神头还好。”
孙瑶环的瞳孔慢慢放大,登时又紧紧一收,只听着“砰”地一声响,已是将板凳砸到了茱萸额上。好在方才及时闪过,只渗出零星一点血丝来。
茱萸伸手触摸了额头,正是眉心处,点点红血,“本宫刚来,你便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