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也是瞠目结舌,无话可说。
他们无话可说,就说明世子的路线对得无可挑剔,应该继续坚持。所以当事人信心十足,很起劲的向使臣解释:
“这个理论就是我灵感的来源。我认为,服用铅汞之物求长生,委实不太稳妥;还是拔宅飞升的路线更加可靠。唐宋之初的炼丹方士们不就发现过,用硫磺木炭与硝石制成的丹药,可以使丹炉短暂飞升么?当然,这种飞升的力量还非常弱小,仅仅只能使细小的物体腾空数尺,离神仙‘朝游北海暮苍梧’的境界还很远。但只要改进配方,加强丹药的劲力,增大躯干的强韧程度,必然能达到让成年人也可以白日飞升的地步!”
说到此处,他犹嫌不足,还从袖中取出一封绢帛,向使臣展示。这封绢书条分缕析,以极为详尽的笔墨记载了穆国公府历次试验的结果。仅从实验记录来看,穆国公世子的设想的确是在稳步推行,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在最初的试验中,被填入丹药的轻型丹炉仅仅飞升了三尺不到;而在最近的几次试验中,工匠们已经成功让重五百斤的炼丹炉在空中飞升了十五个弹指、将近五丈的高度;飞升高度的不断增加,飞升时间的不断扩张,充分证明了丹药飞升路线的绝对正确。
显然,既然沉重的丹炉都可以在强劲的药力下飞升上天,何况乎只有百十来斤重的飞玄真君?只要再克服几个小小的技术难关(比如飞升的个体该怎么保持肢体的完整),那道长梦想多年的羽化成仙就是指日可待了!
物理飞升又怎么不算飞升呢?甚而言之,这种飞升比某些玄之又玄的方术还要可靠得多! 某些方士口口声声,又是元神,又是元婴,究竟有谁亲眼目睹?反倒是使用了丹药后飞升天上的锅盖,那是人人可见,决计掺不了半点假。世子的信心,也是其来有自。
不过可惜,倭人使节还是太浅薄了,太欠缺修仙所需要的飘渺灵感了。在这个足以完全改变整个道术世界进程的实验思路面前,楠叶西忍想到的居然不是成仙了道的光辉愿景,反而是某些无聊而粗鄙的事实:
如果在海战中使用这些炼制的丹药,将其余的,重达数百斤的东西——譬如炮弹、巨石——给“飞升”起来,那种效果恐怕就……
楠叶西忍缓缓的,慢慢的吸了一口气。
在某种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