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了抗倭的情形——虽然大规模的侵袭渐渐绝迹,但由小股的倭寇劫掠却是此起彼伏,不能不费力弹压;半年前海刚峰履任,以强硬手腕铁血荡平海域,游兵散勇一样的海盗迅即消弭,却又有不怀好意的密探时时在海面游荡,四处窥伺着消息。显然,是纺织作坊建成后新式技术的浪潮随贸易向外扩散,已经激起了某些不可言说的觊觎。
某种意义上,这才是海刚峰同意与穆国公世子合作的根本缘由。官场不是游戏,下属也不是npc,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用之,在沿海开战搞个不好就是个生灵涂炭,基本没有地方官愿意拿自己的前途拼这个风险。更不用海刚峰这样刚强凌厉金刚不可夺其志的性子——真要是上面敢不顾一切硬来,那恐怕就得试一试神剑的锋芒了。
所以,世子是千方百计才说服了这个自己亲手举荐的下属,达成共识。而论证中最有效的证据,就是当下这昭然若揭的局势;既然敌寇已经虎视眈眈,那与其坐等对方收集情报做足预备,还不如提前引爆危机,在战争中掌握绝对的主动权。先发制人,大致如此。
当然,共识是共识,利益是利益,就算被不少人视为穆国公世子的铁党,海刚峰依旧从容的自袖中取出一本账目,双手奉了上去。
穆祺接过来翻了一翻:
“这是什么?”
“坚壁清野小半个月,上虞百姓所蒙受的损失。”海知府平静道:“至于开战以后的种种开销,到时候还要一一造册呈交,托大人报销。”
秘密进行的特别治安军事活动根本没有在兵部批准,当然也就拿不到兵部的军费。一切开支除了地方府库自己出钱,就得想办法让上司挪借。但挪借归挪借,哪里有拎着一本账册直挺挺逼到领导面前要钱的?这是要钱呢,还是直接抢钱呢?
官大一级压死人,哪怕是历事老练见多识广的巡抚总督,面对这样的冒犯也万难容忍;更何况面前的还是勋贵出身内阁当轴,据说年纪轻轻就能在京中呼风唤雨的穆国公世子!年轻人从来气盛,海知府是真不怕把人惹毛了不成?
这一句石破天惊,连跟着海刚峰前来办事的几个县丞都被吓得面色骤变,几乎要当场跪倒在地,战战兢兢的和这位冤种知府划清界限。但京中来的世子大人面色不变,只是将账簿仔仔细细看了一会,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