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几年去露一次脸好了。
相对来说,赵平生的处境比她好太多了。她现在头上还悬着一把叫“杨曼曼”的刀。她这么苦笑着和他道,然后就发现赵平生也在皱着眉发愁。
有些后悔又拿这件事出来烦他,宋雨晴伸手去抚平他的眉头,“路到桥头自然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赵平生一言不发,起身去拿了梳妆台上的其中一封信过来,“怕是不用到以后了,寄信来的人是杨曼曼,信件是从东北寄过来的。”
“杨曼曼?”宋雨晴不自觉地提高了音量,随即摇头,“不可能啊!如果是杨曼曼寄的信,怎么可能是从东北寄过来?我和你说过的,杨曼曼家里人下放到了西北,但是她家里人给她安排好了,送她到海岛。应该也是和我一样,选择了插队下乡。”
说着,宋雨晴快速地撕开了信封,把里面的信给抽了出来,只有短短三句话:
于今年正月初八结婚,已跟随丈夫前往东北。万事皆好,勿念。不必联系,日后再见。
宋雨晴蹙着眉,又把信纸翻过去,没有多的字,信封也再三检查过,多一句话都没有。
信封上的地址是东北某小城的邮局,具体的地址都没有。看来是真的不想让她联系。
但是为什么呢?既然杨曼曼都结婚跟着她丈夫去了东北,有什么不能联系的?还有,她是从哪里找到她的联系地址的?问了她家里的人还是找人去羊城机械厂打听到的?
“正月初八?真巧啊,我们也是正月初八结婚的。”宋雨晴此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不知道是为“宋雨晴”和杨曼曼的友谊,还是那句“日后再见”。
能将那么大一份身家托付,“宋雨晴”和杨曼曼一定是特别特别好的朋友吧。这个“日后再见”已然是此生无期。
赵平生也把杨曼曼寄来的信件反复查看,根本没法做对比,从老家带回来的两箱子东西里,他们也检查过,不是金财房产就是医书,医书上面后添加上去的注解看起来也有了不少年岁,不可能是杨曼曼一个才二十岁左右的姑娘的笔迹。
“也有另一种可能,她不是不想和宋雨晴联系,而是担心她的处境会对你有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