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1

字:
关灯 护眼
御宅书屋1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71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71节

商税了。

当下朝廷又将胥吏纳入俸禄之列,虽降低了胥吏对底层农户的盘削,但也加大了朝廷支出,想必朝廷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推行新商业之策,加大对商人的税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若真如此,苏州府敢不敢做这新商业之策的第一府?

自己又敢不敢,推动新商业之策在苏州府实施?

姚善看向王宾、韩奕、俞贞木三人,三人微微点头,表态支持。

京师,武英殿。

王绅垂手而立,面色凝重。

国子监的问题,自己找出来了。

往日里总不觉得国子监有问题,可认真找寻起来,国子监的问题之多,还是让王绅暗暗吃惊,而有些问题若是不革除,任由其存在,那国子监数千监生,可用之才不过屈指可数。

第九十章 官僚养成所的弊病

国子监,明代最高学府。

对于国子监的建设,朱元璋未必是存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心思,实在是出于无奈。

大明以武力夺天下,总不能用武力治天下吧。

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大部分都是粗人,不认字,公文都不会写,用他们治国,是不是太费嗓子了?

想要治国,就需要官僚,而官僚,又必须认识字,认识字的,统称为文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朝代发展到一定时期,便会出现“文盛武衰”的现象。

人家当官拿主意的都是文人,你一个粗鄙汉子,纵杀敌有功,也抵不过文人一笔一口。

问题是,朱元璋手中的文人不多。于是,便将元朝里面还活着的旧官僚拉了过来,这也不够,怎么办,只能启用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可是这些读书人也有顾虑,明初北蒙还在,朱元璋的帐篷稳不稳当都说不准,冒失地入账听差,万一蒙古人再杀回来,那岂不是要被清算?

朱元璋请他们来,他们偏不来,逼得老朱发怒。

行,你们不来是吧?

不来当官,那就杀了吧,看看你来还是不来。

真的是人才匮乏到了极限,朱元璋也没办法,粮长都扔官僚序列了,这都不够用,这群读书人还给自己添堵。

走投无路,朱元璋只好一边兴科举,一边打造自己的新官僚。

而这个新官僚养成所,便是国子监。

国子监前身为国子学,一开始没有校址,就在内府大本堂教学,后来朱元璋将国子学设在鸡鸣山以南,于洪武十五年,改为国子监。

国子监东临小教场,西至英灵坊,北至城坡土山,南至珍珠桥。左有龙舟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