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著名的鸡鸣寺的樱花开了那个鸡鸣寺。
可惜,在这个时代,唯有陈堪能体会到那份独属于后世社畜的浪漫。
当陈堪提起鸡鸣寺的樱花时,张三就无法理解,他狐疑道:“大人,鸡鸣寺属下去过,只有一些饿得皮包骨头的大和尚,哪有什么樱花啊,您记错了吧。”
此言一出,陈堪的背影顿时变得有些萧索,心里涌现出一股难明的意味。
这是一种注定无法被人理解的,难以言喻的孤独。
虽然陈堪觉得大明也挺好的,百姓善良,君主英明,他还有一个和蔼的老师,一个随时牵挂于心的大眼睛萌妹。
但时间待得久了,也难免会想念后世的一些方便的东西,比如飞机,高铁,汽车,还有手机。
想想那些遥远得无法触碰的东西,陈堪摇摇头道:“你不懂。”
张三脸上露出迷茫之色。
陈堪也没有和他细说的想法,抬起头看了看天色,见时间还早,便打马朝鸡鸣寺而去。
他要去看看,大明的鸡鸣寺到底有没有樱花,如果没有,他打算在鸡鸣寺里种满樱花。
第一百一十六章 国子监
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年间,一直都是南京香火最旺盛的寺庙之一。
洪武二十年的时候,太祖爷下令重建寺院,并扩大规模。
寺中殿堂楼阁大气恢弘,来自大明各地的名贵花木随处可见。
唯一不美的是,寺庙之中的和尚面带菜色。
这个陈堪很容易理解,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大明朝,物产依旧匮乏。
百姓有菜色也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更遑论和尚。
而鸡鸣寺虽然是大寺,香火也还算旺盛。
但鸡鸣寺的主持圆通禅师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得道高僧,百姓们供奉的香火,圆通禅师除了留出寺内的口粮之外,尽数用于救济流民,寡女,弃子以及无人赡养的老人。
和尚们又吃素不吃荤,能不营养不良就怪了。
将整个鸡鸣寺翻了个底朝天,陈堪沉默了。
大明的鸡鸣寺真的没有樱花。
“呵呵。”
陈堪忍不住自嘲了笑了笑,也是,后世的鸡鸣寺都不知道重建了多少次了,就算大明的鸡鸣寺里种了樱花,等到那个时候,也早就消失不见了。
“沧海桑田。”
陈堪口中吐出四个字,然后在张三不解的眼神之中转身出了寺门。
张三追了出去,好奇的问道:“大人,您为什么这么执着于鸡鸣寺有没有樱花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