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长远会更好,但大部分人只会看到短期利益。
这才是杜飞跟侯涛所面临的的共同的难题。
所以杜飞说,现在的时机还没到。
杜飞伸手在侯涛肩上拍了拍:“别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其实现在是一个机会,劳资矛盾愈演愈烈,鬼佬到现在不愿意让渡利益,事态发展下去,后果难以预料。”
虽然杜飞没明说,但侯涛却听懂了言外之意。
不由得兴奋起来:“我懂了!您说的群众基础就在这里!”
接下来,侯涛又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才肯放杜飞和张大斌离开。
而此时他的眼神之中,已经亮起了前所未有的神采。
重新启动汽车,开出去一段距离。
张大斌不由得嘿嘿道:“主任,刚才这小子有点意思啊!”
杜飞点点头:“是个好苗子,没准真能让他搞出什么门道来。”
张大斌却摇头道:“我看够呛,老话说的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杜飞一笑:“也不能这么绝对,还得看他是不是那块料。”
却没打算继续,转而问道:“对了,大斌,你老家是哪里的?听你口音不像是广东人。”
张大斌道:“我家祖籍是潮州的,不过后来我爸去了陕北,连我妈和我们兄弟姊妹四个都跟了过去。”
杜飞心说难怪能在廖主任身边共工作。
张大斌父亲能把老婆孩子一起带过去,肯定是有一定级别的干部。
不过根据张大斌的情况,虽然他没说,但杜飞估计,他爸很可能早早牺牲了,如今也只剩下一些用一点少一点的人情。
不然,张大斌应该不至于二十六七了,连个副科都不是。
如果在国内熬资历还行,但他在香江出外勤,还弄成这样。
可见廖主任对他照顾也有限。
俩人在车里一边闲聊一边赶路。
下午四点多,通过罗湖口岸,终于回到了国内。
此时的罗湖相当简陋,如果不是有持枪站岗的战士,甚至会误以为就是普通农村民房。
因为杜飞和张大斌是开车过来的,在口岸这边得到了额外‘照顾’,检查的格外仔细。
即便杜飞拿出证件,负责的军官也警惕的看了又看。
却在这个时候,从里边走出来一个人,笑着叫了一声“老杜”,这才打消了他的疑虑。
这人正是一身戎装的林天生!
杜飞有些意外,没想到林天生竟然亲自来了,哈哈笑道:“老林,大老远的,你咋还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