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他儿子还是年纪太小,对钱,尤其是这么大数目的钱没有概念。
“就算朕同意,朝着大臣也未必都同意。”
朱翊钧实在不解:“戚将军说了,是要花费巨额粮饷,但他也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朱翊钧看着隆庆:“父皇,这钱难道不应该花吗?”
隆庆看看儿子,又看看奏折,犹豫不决。说实在的,他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君主,既想如戚继光所说彻底解决边防问题,又不想花钱,再一想,维持现状似乎也不错。
“高先生要回来了,不如到时候问问他的意见。”
朱翊钧说:“这都要过年啦,高阁老回来也要等到年后了吧。”
他话音刚落,就有太监来报:“陛下,高大人已经返京,正在殿外候着。”
“啊?”朱翊钧懵了,怎么说曹操曹操到。他若是没记错的话,高拱的家乡在河南新政,距离京师一千多里路呢。召他返京的圣旨才颁发下去还不到一个月,这是冒着风雪,日夜兼程干来京城?
隆庆听到他心心念念的高先生回来了,大喜过望:“快快,宣他进来。”
高拱身着一件深蓝色补衣棉袄就来面圣,看得出来还挺着急的。跪下来叩拜隆庆,三呼万岁,又给皇太子行礼。
隆庆走上前,亲自将他扶起来:“高先生免礼吧。”
朱翊钧歪着头看他:“高阁老这么着急,是赶回京过年来了吗?”
高拱却道:“皇命在身,不敢耽搁一刻。”
隆庆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不难看出,高拱离开这一年来,他受了不少委屈,准备拉着高先生好好倒一倒苦水。
“
来人,赐座,赐茶!”
他儿子去恶不给他这个机会,朱翊钧却拿着戚继光的那封《请兵破虏四事疏》走上前:“我父皇刚还念着要听听高阁老的意见,正好你就来了,快看看吧。”
高拱刚回京就片刻不停地来面圣,到现在还没喝上一口热茶,皇太子倒是先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