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冯保就否定了自己的猜测。如果真是这样,他们相处了十几年,思维方式,语言习惯都有迹可循,他仔细回忆了一下,并没有。
他想,以他和张居正现在这关系,不如就直接问吧,转念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恐怕非但问不出什么,反而还会暴露自己。
冯保左思右想,决定先不纠结这个问题。不管这位元辅先生究竟打哪儿来的,目前看来,至少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很快,在朱翊钧临朝的日子,就有官员在朝堂上议论考成法。
不出意外地,除了张居正的门生,科道官集体反对,其他文武官员也是反对者占绝大多数。
无论他们有多少私心,嘴上都是那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违反祖制。
这句话朱翊钧从小到大不知道听过多少遍,开海禁的时候,反对派就拿祖制说事,在江南清丈土地、推行新政,还是违反祖制,隆庆和议、俺答封贡都是违反祖制。
两百年过去了,祖制好像变成了压在大明王朝头上的一座大山,只要搬出来,就能将任何改革摧毁在萌芽阶段。
其实,这些大臣们打的什么主意,大家心知肚明。
明朝这些官员,真正从贫苦人家高中当官的极少,其实家境都不错,不是官宦子弟,就是士绅望族,要不就是王崇古、张四维这样,家里经商的。
他们当官就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家族的财富和地位,至于老百姓苦不苦,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
就算是贫苦人家考出来的官员,他们十年寒窗跨越阶级,想的也是尽量累积财富和官爵,让自己的子孙不再受苦。
大明官员的俸禄本来就低,没有人会吃力不讨
好,去管不相干的人的死活,更不要提王朝基业。
大家只想谋个肥差,利用职务之便拼命敛财。
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朱翊钧这皇帝当了不到半年,已经很能体会祖宗们的不易。
有时候也并非皇帝想摆烂,实在是这些文官心眼太多,势力太强,皇帝也奈何不了他们。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