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和张居正主张团练乡兵,抵御外敌,两广地区正是由殷正茂负责。
他的思路太清晰了,决策也没有问题,张居正只是对最后这个人选有一点异议:“石汀(殷正茂号)不能去,他要坐镇两广地区,不可轻易调离。”
两广地区叛乱频发,这么多任总督,只有殷正茂能镇得住,两广地区一日不安定下来,他就不能走。
朱翊钧问道:“那让谁去?”
张居正很快给出了人选:“刘显。”
刘显,狼山总兵,曾经与戚继光、俞大猷一同在江南抗倭,也是一员猛将。
“好!”朱翊钧笑道,“就派刘显去。”
朱翊钧虽未亲政,但张居正事事都与他商议,也会认真听取他的意见,说得好,从不吝惜溢美之词,若是想得不够周全,也会耐心的引导他。总之,在政事上给足了他参与感。
师徒二人的想法总能不谋而合,且愈发默契,重大事件,他俩商议之后就能做决定,事后再行向皇太后禀报。
皇太后也发现,朱翊钧已经十四岁,读书之余,于国事上也能处理得游刃有余。
儿子聪明、懂事、有担当,她这个老母亲也没什么可操心的。
转念一想,倒也不是完全不操心,现在有一件事,他觉得自己应该踢儿子操心了。
民间男子十六岁成丁,朱翊钧小小年纪登极,也该考虑立后之事。
皇帝大婚不比民间,皇后人选要通过选秀,优中选优。从物色秀女,到确定人选,再到大婚至少也要一年多。
皇太后认为,现在就该着手去办这件事。
为此,她专门把张居正叫来,商议此事。
张居正表面顺从的听着,心里却想,咱们这位皇上,年纪虽小,早就偷偷溜出宫去,招惹了一大片桃花,想必皇太后还不知道此事吧。
皇太后确实不知道,关键朱翊钧招惹的那一大片桃花也不符合皇后的要求。
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太祖高皇帝在《皇明祖训》中规定,皇室婚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