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字迹都很漂亮,哪怕龙飞凤舞也好看。
摊开的这两页,写的是她在做一个新研究的思考,整体看下来充满了端正严肃的学术气质。
薛铃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没看懂。
她问闻九则:“这本笔记能翻开看其他页吗?”
“不能,展柜里的文物怎么可能让人随便翻。”闻九则等薛铃露出失望的神色,又忽然一个大转弯,“但这家博物馆储存了完整的日记电子版。”
闻漪的日记在网络上也能看到几篇,不过只有这里收录了最完整的日记,而且不只有这一本。
因为那些日记里涉及了一些保密信息,不会面向大众公开,有权限才能来申请查看。
鉴于闻九则和闻漪有血缘关系,他的待遇又格外特殊一点。
闻九则不是第一次来看闻漪的日记,这个博物馆的负责人也认识他。
看到他来,连证明都没要,直接开门让他自己去阅览器上看。
薛铃在阅览器前坐下,看闻九则给她调出日记。
闻漪的大部分日记内容都是最近的研究项目,各种猜想和思考,几乎没有她自己私人的生活记录。
不是和她做同样研究的人看到这些内容,很容易觉得枯燥。
薛铃仍然是一字一句看了下去,翻了许多页,终于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内容。
“这几年冷冻技术逐渐成熟,年初一批解冻者存活率达到了一半,丧尸病毒研究也有了突破,准备先尝试解冻0。希望能成功。”
这一则日记是在3044年,他们冷冻了七年后。
在这一篇日记后,是一则很短的日记,只有一句话:“第一次尝试唤醒失败了,重新将0封存。”
没有任何心理描写,失望或者其他,都没有,后续是长篇大论的复盘和新的思考,她似乎因为这次失败得到了许多启发。
“老师去世了,她是带着遗憾去世的,因为在她手里,丧尸病毒没有被攻克,她说交给我了。”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