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这里物产丰富,盛产井盐、棉花、桐油和菜籽油,商务繁盛市场发达。
百姓民风淳朴,心宽体胖,镇上盛产胖子,故取名胖子店,或胖镇。
有一首民谣,专门戏言胖镇的胖子盈市。
走进南门口,胖子在招手。
走出通天门,胖子在送行。
茶馆坐一坐,胖子好几个。
酒店喝一杯,胖子围成堆。
张献忠从成都到达胖镇时,见场镇周围群山环抱,郪江像一条玉带绕场镇流过。
镇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西军驻扎期间,曾招募三百多民工,在火焰山上修筑工事。
可是,在军队离开胖镇时,张献忠却下令将修工事的民工全部杀掉。
智涵子心想,张献忠会不会以修工事为名,把财宝埋到胖镇的火焰山上。
待到东山再起时,将这里作为重要的军事基地。
为了保密需要,而残酷杀死知情的民工呢?
智涵子决定专程去胖镇一趟,看看能否找到相关线索。
清明节后,智涵子雇了一辆马车,从县城一路南下,下午到达胖镇。
但见古色古香的胖镇,由井字形的四条主街道构成,人来人往,商贾繁盛。
胖镇周围七山环拥,五马归槽。东西两山对峙,三江交流汇入郪江。
智涵子肚子有些饿了,见前面有个“王胖子包子铺”,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正在手忙脚乱地售卖包子。
他走过去,准备买几个打尖。刚蒸好的一大笼包子,被前面几个胖子争着买光了。
他挤了一阵,挤不进去,只好等到开下一笼时,才买到几个。
智涵子向北走过一条大街,再向西转到临江的横溪街。
一座道观的大门临街耸立,门额上书写“禹王宫”三个大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