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二人告别师父,各自回学校上学去了。
且说陈长亭在家乡发展了二十几个袍哥,便在广福“三苏茶馆”里,立起“义字”山堂,当起了袍哥大爷。
清明节前,陈长亭坐在三苏茶馆里喝茶,见一个客人用灰布缠头,并把缠在耳边的布角竖起来。
这是袍哥的一种着装式样,立即引起了陈长亭的注意。
只见这人走进茶馆找到一张空桌子,端端正正地坐下来。
堂倌把茶碗端上来时,这人用“三把半香”手势双手接了茶杯。
他不急着喝茶,而是顺手将茶盖斜放在茶托上,不吭一声地坐着,看样子是在等什么人。
各位看官,何谓“三把半香”?其手势如何摆放?
先说袍哥的“三把半香”。袍哥主张灭满兴汉,劫富济贫,崇尚生死情谊。
袍哥敬奉的“三把半香”是:
一把香,敬鲍叔牙与管仲的无私友情;
二把香,敬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兄弟;
三把香,敬瓦岗寨上的众虎将;
另外半把香,敬的是梁山上的女中豪杰,孙二娘和扈三娘。
再说“三把半香”的手势,其实是袍哥之间的接头暗语。
袍哥来到一个新地方喝茶,如果想要和当地的袍哥接头,他会从堂倌手中双手去接茶杯。
同时以右手拇指置于茶杯边沿,其余四指托住杯底。
然后左手食指向内弯曲,其余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头向上伸直,轻轻附在茶杯上。
注意大拇指一定要挺直向上,这就做成了“三把半香”的形状。
双手接过茶杯后,一般会将茶杯摆放在自己胸口正对着的位置上。
四川各地的茶馆里面,常有袍哥进出,有的茶馆里面就设有袍哥堂口。
堂倌或袍哥见到客人的“三把半香”手势,会主动去接洽。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