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后,郑成功的军师陈近南怕哥老会的文件被清军抄走。
他把最重要的文件《金台山实录》,密封在一个铁盒子里,然后扔进了大海。
后来,一个大陆渔夫捞起了铁盒子,被四川人郭永泰出高价收购到手。
郭永泰将《金台山实录》原件加以编辑,包装成哥老会的内部典籍。
包含了袍哥的各种规章制度、仪式、茶阵和隐语切口等。
因该书来自海底,于是定名为《海底》,袍哥又称该书为《金不换》。
清康熙九年,郭永泰带上《海底》,到川西的雅州开“精忠山”袍哥码头,发展有会员四千多人。
郭永泰仿“天地会”的形式,在四川成立哥老会,自己成为袍哥总舵爷。
后来,哥老会在四川城乡到处建立组织,并按照《海底》书中的规章制度发展和管理会员。
有人统计,四川哥老会鼎盛时期,有袍哥三百多万人,“嗨袍哥”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唐泽富打听到郭大贵是郭永泰的后人,他推测郭大贵家里一定藏有《海底》。
由于袍哥之间,主要靠《海底》中规定的手式、茶阵和隐语等进行暗中联络。
可是大家都没有真正见过《海底》,避免不了会以讹传讹。
因此,他想如果能把《海底》弄到手,自己就掌握了话语权。
可以号令全川的袍哥,我唐泽富就成了四川真正的龙头大爷。
唐泽富与张大发商量,准备一起去攻打山水关的“精忠山”,想用武力抢劫《海底》。
可是张大发认为郭大贵势力很大,对《海底》必定会重点保护,因此不愿随他去抢劫。
唐泽富决定单干,我要用诸葛妙计夺取袍哥圣经《海底》。
那天,唐泽富独自一人去闯三水关。
他到“精忠山”袍哥码头后,通过“三把半香”手势和隐语切口沟通。
在幺师(堂倌)的指引下,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