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陛下。彼时,先帝火热的手握着他,说内事尽托大人,他此去不退北鞑不归。
谁能想到一语成谶。
赵廷玉老眼中有水光闪动。再见,就已是陛下冷透的遗体了。
眼下,他又将亲自送别他最好的学生。
赵廷用托着宋晋和青桐符节的手再次狠狠用力,浑浊的眼中泪光闪动。
武宗的去世是对大周的第一次斩首。
此时朝中很多人都把宋晋看作一个牺牲,能退敌自然就解了北地之围,如不能,也不过是死了一个臣子。可赵廷玉却深知,如宋晋在战场有失,这将是对大周的再一次——斩首。
赵廷玉苍老的手死死握住,浑浊有光的眼睛死死盯住,千言万语:“此一去——”
终至无言。
玄色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铠甲下的人,剑眉星目,目光安静,此时他道:“阁老放心,学生此去,不退北鞑,誓死不归。”
老泪骤然落下,三军面前,赵廷玉哽咽难言。
赵廷玉最后狠狠握住了宋晋的手,冰冷的青铜符节硌着两双手。赵廷玉终于松开了手,转身,宋晋俯首恭送。
城墙上首擂鼓,太子殿下向三军敬酒。
城下山呼千岁,山呼守卫大周,大周江山千秋万代。
送军仪式至此已至尾声。
这时赵廷玉已在人的搀扶下来到了城楼,与祁国公并肩,立在殿下身后。
赵廷玉喘息未定,静静看着下方。
祁国公看向赵廷玉,低声道:“阁老还在为不授钺于子礼不悦呢?”
赵阁老这时才抬起眼皮,看了祁国公一眼。
祁国公笑道:“阁老年迈力弱,在众人面前持钺,万一有什么闪失,于大军不详,伤了阁老更是我大周的损失。故而,下官认为只授符节,最为妥当。”
大周送军仪式上,除了能够用于调兵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