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盛庸和何福生怕朱高煦带领的精骑冲入支援朱棣,于是只能从他们的右翼军抽调兵马往左翼而去,且将燕王朱棣和朱高煦隔开来。
朱棣看到朝廷军右翼兵力稍显空乏,于是便带着自己的亲卫骑兵往右翼处突击,杀出重围,离开了朝廷军的后军军阵,对朱棣来说,这真的是比较惊险的一次围杀了。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朱高煦展现了强悍的能力,燕王朱棣本人也是不逞多让,极为勇猛。*2
勇猛就算了,朱棣本人还及其护短,对自己的亲卫骑兵十分看重,在这次突围中,朱棣的一名亲卫不慎落马,落后于突围队列,在这危急的时刻,朱棣带着其他几名亲卫反过头来以身涉险杀退了紧追不舍的朝廷军,从万军之中救出了自己的亲兵。
这样的个人魅力,将士们怎么不会深深折服于他呢?】
大殿前的武将们目光转移到朱棣的脸上,眼神中的敬佩昭然若揭,这是文官们无法体会同在战场生死相依的炙热情谊。
朱元璋以武打天下,自然也能领会这种部下将军之间的生死之交,他很是赞赏地看着朱棣:“倒是有你老子年轻时的风范。”
文官见其登基多年,还是时不时的“老子、老子”自称,每听一次眉头一皱。
朱棣大笑,果然他的魅力简直无敌。
朱元璋道:“咱本淮右布衣,百姓皆是咱的兄弟姐妹,自是该如此,战场是以命相靠。”
武将闻言,脸上尽是动容,而被挤掉后方的文官则是内心一片寒凉。
【战况到此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朝廷军在这次战役之中仅仅只是调动了右翼的兵马,而前军和中军依旧待命在原地,纹丝不动。他们准备了杀伤力极强的铁炮和火铳,弓箭手、强弩等等,对着燕军的前军严阵以待。
而此时,张玉坐镇燕军前军,对战局发生了严重的误判。
原因其一便是由于双方列阵辽阔,张玉固守在燕军前军的位置,他以肉眼是看不到朝廷军后方的战况的,所以也就不知道燕王朱棣究竟有没有成功扰乱朝廷军的后方。
原因其二,大概是自北平起兵以来,燕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