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朱元璋这才冷冷地收回目光,如此目光浅薄,学识低劣的儿子,这辈子望他能安分守己,不要踩咱老朱的底线……
皇帝冷漠的威压是无形之中的,此时强盛的朱元璋面前,朱棣同样不敢造次。别看他们耍着嘴皮,那也是没有踩到老爹的雷点,否则自家老爹会让他们看清楚,无论出身多么贫贱,一旦坐上九五之尊之位,老爹先是大明的皇帝,再则才是他们的父亲。
朱棡脸色讪讪,嘴唇惨白,这一刻他再次认清帝皇的残酷,而目之所及,却有一人例外,朱棡微微敛下眼眸,大哥朱标和他们就是不一样的,即便四弟将来是永乐大帝,但在大哥的面前,依旧是要往后排的。
这么一想,朱棡心里瞬间好受多了,管你“永乐大帝”如何厉害,不还是同他们一样在老爹心里也不怎么滴吗?
【别看两军之间隔着一条沱河,但谁说深纵大迂回只能在地面上呢?渡河自然也是可以的。沱河是一条宽度不大的河,两军靠着肉眼完全能看到对方的动静。
燕王朱棣想使鬼心思,自然不可能选在光天化日之下,对面敌军完全能看到的情况下,那便只能在夜间行事了。
于是朱棣白天的时候留下一千人在河边大张旗鼓,大摇大摆的摆出一副正在修整大桥的样子,一副随时准备要渡河过去的样子,这一举动自然吸引了朝廷军的全部注意力。
为什么?因为朝廷军心里慌啊,这会儿他们粮草可还没到呢,若是真的万一对方过来了,那他们饿着肚子绝对是上去送命的。于是他们一直提心吊胆,密切注意着燕军那些大张旗鼓正在修整大桥的燕军们。
经过白天一整天提心吊胆,又腹中饥饿的盯梢活动,到了夜间,朝廷这边的将士们自然松懈了下来。
而燕军恰恰就是瞄准这个时机,仅仅留下白天那一千多名士兵留守大营,而真正的燕军主力大军这个时候趁着夜色昏暗,敌军松懈,快速地、悄悄的、人衔枚,马摘铃地沿着沱河河岸一路往下游而去,远远地与大营拉开水平距离。
燕军一路往下游而去,找到一个水量少,宽度狭窄,泥沙堆积、浅水的地方武装偷偷渡过了沱河,这个时候燕军已经到了沱河的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