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没有底的。
其次,盛庸的兵力排除掉新兵之外,便只剩下之前陪着何福、盛庸、平安、吴杰、陈晖等人一起和燕军经过数次大交战的老兵们,而这些老兵们燕王推测他们应该对燕军已经是如同惊弓之鸟了,所以也不足以为惧怕。
那么朱棣派出去的那上千人的精骑只要没出现什么意外的话,就已经足够打击到盛庸的陆军了,毕竟对方除了背靠水师,已经是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虽说如此,但战场总是千变万化的。
我们要知道朱高煦领下的这个任务也还是有风险的,风险就在于他们真的只有这一千多人,他们一旦出现意外根本无法得到燕军主力军队的支援的,毕竟主力军可在北岸呢。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朱棣对朱高煦到底是多么信任了,除了信任,他也是非常肯定朱高煦的能力的,靖难之役中“汉王有大功”可不是虚的,每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朱高煦都担着重任。
这一次,朱高煦率领着这一支精骑在白天的时候疾风如火般地行进,然后突然出现在了盱眙县的东南侧后方,并且一刻没有停息地、火速向城北方向的朝廷军大营发起了凶猛的攻击。
明明才只有一千多人,硬是被朱高煦搞出了带领了主力大军一样的阵仗。】
朱元璋听着听着,赞赏地看了一眼朱棣,“咱这孙儿确实不错,够勇够猛。”
朱棣笑道:“是,有其父之风范。”
朱元璋:……
【而朝廷这边呢,朱高煦突袭的这一天,盛庸带着他的大军也在进行列阵操练,他见燕军那边声势浩大,那自己这边也不能输,于是心里憋着一股气,好,那咱也排练,隔着淮河,你练你的,我练我的!
双方形成无声的对峙,像是哪一边排练得声势浩大,哪边就能赢似的。
朱高煦、薛禄、邱福三人率领的精锐重骑虽然确实是非常厉害的,但是想想他们这边只有上千人马,但盛庸这边的呢,人数至少是他们的几十倍。
燕王朱棣本人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上千人马给到朱高煦已经是极限了,再多的根本不可能不引起朝廷那一边盛庸的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