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偏题啦!救命……越说越多,赶紧掰回来!
强调:不是洗白明英宗,
只不过他是大明第6位皇帝,
离我的题目实在太远啦!
所以不想再用篇幅去写他,
总之只要记住这个皇帝很烂就行!
第48章
【破除了太监告密这个谣言,我们再说回淮河水师投靠燕王朱棣后,建文帝朱允炆再一次搜刮大明的兵力粮草等等,运输到盛庸所在的高资港,以及这时候的大明已经开始有农民起义了。
大明的第二位皇帝朱允文在位的这几年,只顾着和朱棣开战,根本没有做出任何的建树。
而这所谓的大明第二位皇帝是朱允炆,燕王朱棣是不认可的,他一直觉得他的皇位是从他老爹的手里继承的,朱允文根本不能称之为帝。当然这是燕王朱棣本人的小心思啦!】
天上画幕这样一说,朱元璋似笑非笑地望着朱棣,“老四,你倒挺会自欺欺人的。”
朱棣闻言,也理直气壮道:“一个毛孩子,啥也没为大明做,反而让大明内部生乱,本就不堪为君。”
朱元璋倒也没说什么,在他看来,也确实是这个样子,当初,他到底为什么会属意朱允炆继承皇位呢?究其根本,他根本不敢以贤立君,不敢打破这一直延续下来的“嫡长子继承制”,生怕给大明开了这个头之后,后辈为因为“贤”字争得手足相残。
贤,到底什么是贤?每个人评判的标准都不一样。
【到了这一步,大明内部生乱也无法扼住朱允炆的步伐,不过想想也是,站在他的角度,他要是认输了,就只能一死,怎么可能停止呢?无论如何都要打下去。
只是苦了当时的老百姓,这场靖难之役,朱允文压榨出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都是从百姓的手中挤出来的。
这一场战役在各个方面上的消耗,都远远大于后来朱棣对蒙古的战争消耗。
后世人文人大肆宣扬朱允炆的“仁善”真是何其讽刺,仁在哪里,善在哪里!真该问问我们这种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