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这般努力做出来的沉稳实在是漏洞百出。
他继续道:“想笑就笑,这整个大明可是知道你将来这般厉害了,别辜负百姓的期待。”
朱标也笑了起来,走过去拍了拍朱棣的肩膀。
“儿子会比画幕上将来的自己更厉害。”朱棣点头自信道。
“嘿~你这崽子。”朱元璋笑骂道。
一旁的武将们则是羡慕不已,光是听话,打仗,就能够有从龙之功,怎么想怎么划算,而且这皇帝还不会喜怒无常,这真是太好了,怎么他们就没有摊上这等好事呢!
这些人偷偷瞄了一眼,朱*喜怒无常*元璋,心里狠狠叹了一口气。
【继续说回靖难之役,这会儿燕王朱棣已经将镇江给拿下来了,接下来他要进攻都城应天了。朱棣水陆并进,朝着应天而去,这一路上声势浩大,建文朝廷人人自危,朱允文也坐不住了。
他立刻提拔了名为陈瑄的将领作为水师总师,希望他能够在水战上面打出成绩,延缓燕军再度南下,但这个时候,建文朝廷一路下来都是败仗,早就人心惶惶,而陈瑄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对上燕王那是绝对没有胜算的。于是,他也麻溜地投降了。
建文帝朱允文真的是不得人心啊,将领们不再维护他,他大势已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前面说到的李景隆终于再次出现了,这一次他是和谷王一起打开了应天的金川门,迎燕王朱棣入城。
总而言之,朱棣南下攻打应天,并不是偷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一步都规划好了,每一步都小心筹谋,一步也没有走错,一环扣一环,先将建文朝廷的野战部队消耗殆尽,再继续消耗朝廷的补给军兵,水师也是慑于燕军投降的。
这其中一共打了好几次大战,徐济线这条补给线一路打下来,再接着是淝水伏击战、灵璧大会战、盱眙县渡江战役、高资港战役,镇江投降等等才到的都城,绝对不存在什么千里突袭应天城,应天城空防等等的谣言。
此次靖难之役大战中,朱棣将朱元璋留给孙子的重兵大集团全部消耗完了,长江、淮河水师也投降他了,应天根本没有兵力可以守了。
至此,朱棣攻下了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