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成为民心所向,大秦若上位的秦二世是公子扶苏,那大秦必不会二世而亡。《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史书中夸赞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扶苏仁善且爱民如子,还能与蒙恬一起率军出征匈奴,文武双全,真的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接班人了,只是可惜啊……可惜……
后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打的就是扶苏的名义。由此可知,公子扶苏到底有多令人意难平了。】
意难平?
扶苏怔愣,他做事只求无愧于心,无愧于民,却从未想过原来百姓是这般拥戴他的。
扶苏只觉得眼眶一阵阵发热,胸腔里流转着浓浓的暖意。
【扶苏为什么连怀疑都没有,直接就自尽了呢?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秦始皇和扶苏这对父子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两人极度不像,无论是行为还是思想上面,都是截然相反的。
比如,六国是秦始皇嬴政以强悍的军力武装入侵覆灭的,而扶苏却觉得统一后国家在律令上应该有所改变。
嬴政喜怒无常、扶苏却是宅心仁厚;嬴政信奉重典酷刑,扶苏却主张轻徭薄赋……等等。
总之他们两个之间夹杂着太多的东西了,而扶苏又不是那种只会一味地顺从始皇帝嬴政,他有他自己的治国想法,所以这两人之间已经不是纯粹的父子了。
而扶苏又自觉自己多次顶撞他的父皇,甚至他的父皇这一次直接将他调离国家的政治中心去到边疆。
在秦始皇看来这是他交给扶苏的一次历练,然而在扶苏看来这便是他的父皇终于再也忍受不了他了,直接放弃他了。
并且秦始皇这个人,我们完全可以猜到,他看扶苏时更多的是在看一个继承人的眼神吧。
他应该从来没有对扶苏表达过正面的肯定吧,没有像民间父子之间一样,拍拍儿子的肩膀告诉儿子,你做得很好之类的,所以在父子之情上,扶苏是患得患失的。】
扶苏此时已经成年了,乍然被天幕这么剖析自己对父亲的情感,一时之间有些尴尬、不知所措,他甚至不敢抬头去看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