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杜如晦躬身拱手,满脸敬佩,“陛下看破天命之理,如此淡然,可敬可佩。”
他这话一落,李世民的神色变得极为微妙,他瞬间想起之前天幕说过,杜如晦死于贞观四年!!如今可是贞观元年了!
看着眼前干干瘦瘦的杜公,李世民不由地悲从中来,大声哭嚎。
杜如晦一愣,这是……这是怎么了?难不成陛下其实是后知后觉?并非对自己的生死完全不在意?
尉迟敬德:……这杜公夸什么不好,看吧,把陛下搞哭了……
他这个大老粗熟练地从自己的胸前抽出一方丝帕,准备抢先在杜如晦之前递给陛下,然而下一刻,他便听陛下道,“杜公,贞观四年,四年啊,你怎地这般早逝……”
杜如晦:……??!!
尉迟敬德:……得,这丝帕还是给杜公吧!
杜如晦无奈道,“陛下,臣已经看过医师了,暂时没什么问题。”
“当真?”李世民尤自不信。
“……当真。”
君臣哭哭闹闹一番,天幕下百姓仿佛预见到了太宗皇帝病逝一般,一个个都红了眼眶。
太宗:……
一更!!!
状态不佳……
第134章
【贞观初年的灾害虽然频繁,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只要积极做出正确的防御措施,那么灾害可不可怕的问题便只在人心了。
在太宗皇帝的感召下,地方官员与百姓同艰共苦。
太宗皇帝曾经说过,国家能不能安定就看国君的德行,君王如果有很多的欲望,老百姓就会受苦,君王要是无为而治,克制自己的欲望,老百姓自然就会快乐。
所以无论是在国家强盛,还是国家灾患当头,太宗皇帝所想的无非仅是百姓而已。
正因为如此,太宗皇帝派遣前往各地赈灾的官员都是精挑细选过的,慎重再慎重。这些官员大多是清廉公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