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攻打高句丽,收复中原疆土做一个跳板。
而新罗对大唐其实是有二心的,这个国家的目的却是借助大唐的力量扭转劣势,然后独吞朝鲜半岛,基于这一点,新罗后来也与大唐决裂。
轰轰烈烈的百济复国运动正如火如荼,新罗在这个时候暴露了他二五仔的身份,新罗暗戳戳地希望大唐与百济鹬蚌相争,它好渔翁得利。
于是新罗借口说没兵了,偷偷撤兵了。
唐高宗得知之后,立刻命令新罗前去支援被围困的大唐一万留守军,新罗王金春秋就派了少量的军队糊弄糊弄大唐,甚至新罗在配合大唐与高句丽的主战场上也是非常消极,一打战就开溜。
所以说,这三个国家没一个好东西。】
大唐天幕下,众人目露出鄙夷。
太宗被这三个小国的几番骚操作搞得没了脾气,“看来,大唐还是太仁慈了。”
尉迟敬德:“不如,朝贡咱大唐就多拿一些,他们就是吃太饱了,才搞这些弯弯绕绕,恶心人的事情。”
【好了,将朝鲜半岛三个国家之间的“尔虞我诈”说清楚了,我们就回到“白江口之战”上来。
留守的一万唐军在面对重重围困,局势急剧恶劣的情况下硬是挺过了三年。
然而三年之后,这支孤悬海外,精疲力尽的唐军又迎来了一个噩耗,倭国出兵了。
与大唐的正义之师不同,倭国这个国家插手朝鲜半岛的局势,那简直就是刻在骨子里的恶劣在作祟。
倭国作为一个岛国,在大唐时期非常依赖与大唐的交流和贸易,而离他最近的朝鲜是它的生命线,所以倭国原本就一直想要在朝鲜半岛的位置处获得一个稳固的立足点。
我们先来讲讲倭国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在凯觎朝鲜的。
南北朝时期,倭国(大和国)就频繁地派遣使者到南寻求册封,想获得朝鲜的统治权。
南朝当时根本不搭理这个偏僻的小破落国家。
随着倭国逐渐征服各个部落,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政权,它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